第180章 观察者(第2页)
裴言的目光落在笔记本上:\"还在记录我?老习惯难改啊。\"他向前倾身,压低声音,\"告诉我,齐洛,那些引用你论文的人,他们知道研究对象就是作者本人吗?\"
\"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所有研究。\"齐洛平静地回答,\"知情同意书上也明确说明了我们的...历史。\"
\"历史。\"裴言轻笑,\"多么委婉的说法。要我说,这是一项进行中的长期研究。\"他的手指轻敲桌面,节奏与多年前在办公室时一模一样,\"毕竟,phase4从未真正结束,只是改变了形式。\"
齐洛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秒。五年了,裴言仍坚持用那些术语,仿佛他们之间的互动仍是某种科学实验。精神病院的诊断报告称这是\"顽固的妄想系统\",但齐洛有时会想——也许这只是裴言保持理智的方式。
\"上周的脑成像结果显示前额叶活动有改善。\"齐洛换了个话题,\"治疗师说你参与团体活动的次数增加了。\"
\"为了早日假释。\"裴言推了推眼镜,\"我听说你反对假释听证会?\"
齐洛没有立即回答。上个月的听证会上,他确实作证裴言仍然\"对特定个体构成潜在威胁\"。这不是谎言——精神病院的评估报告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你知道为什么。\"最终他说道。
裴言笑了,那种让齐洛背脊发凉的熟悉笑容:\"因为我们的研究还没完成。观察者需要他的对象,反之亦然。\"
会面的三十分钟过得很快。结束时,护工上前准备带走裴言。
\"下次带那本《de Ania》来。\"裴言突然说,\"我想重读某些段落。\"
齐洛点点头,尽管他知道精神病院不会允许传递任何物品。这不过是他们之间的小游戏——提出不可能的要求,观察对方的反应。
走出会面室,齐洛在警卫处取回个人物品。手机上有几条新消息——系里关于他新研究课题的询问;周毅邀请他周末参加宝宝的一岁生日;还有《心理学评论》的编辑约稿,希望他写一篇关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伦理边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