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青龙出水局(第3页)
只见龙脉之上,似有青鳞潜于深渊,灵韵深藏其中,神秘而深邃;水脉之中,恰似潜龙戏珠,灵动活泼,聚财生旺之象尽显;砂位上,四象朝拱,各司其职,相互呼应,宛如一幅宏大的画卷;向位上,巽山乾向,气势磅礴,蕴含着无尽的旺运通玄之妙。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似乎不应该出现任何问题。
我在脑海中再次仔细翻阅那些记载中的风水秘术以及相关的古籍记载,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此地以“东方木气”为骨骼,支撑起整个风水格局的架构;以“坎宫水脉”为血液,为这片土地注入生机与活力;以“四象砂水”为筋脉,使得整个格局刚柔并济,稳固有序;以“巽乾向位”为魂魄,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气场与神韵。
而且完美融合了《葬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核心思想,让天地灵气在此地凝聚不散。
同时,此地更暗合《易经》中“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生机法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巨大磁场,本应孕育出无数神奇的生灵。
它不仅是一处地理意义上的风水宝地,更是天地灵气与人文底蕴交织融合的“生命场”,承载着大自然的奥秘与馈赠。
刹那间,脑海中灵光一闪,“生命场”这三个字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似一道曙光穿透了重重迷雾。
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此地风水绝佳,但生机却十分凋零,看来问题就出在这“生命场”之上,极有可能是生机之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按照风水福地的推算,如此得天独厚的地方,理应生灵有灵,草木通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但根据我这段时间的仔细勘测,原本应该生长在此地的“龙须草”,此时却显得枯黄无力,毫无生气,生命的活力被无情抽离;本应枝繁叶茂的“还魂树”,此刻却如同秋日里的残枝,衰败不堪,毫无往日的繁茂;就连那象征着美好与坚韧的“同心莲”,也都无力地垂着头,失去了应有的娇艳与生机。
不仅如此,此地的动物更是十分稀少,那些灵智颇高、通人性的生灵更是几乎绝迹。
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的生机之气正在消散,而现在,我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接下来,便是要找到生机之气消散的根源。
只要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或许就能让此地的风水恢复正常,解除笼罩在封阴村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