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娶新郎,又见老朋友(第2页)
对着上首的邓九山和邓问雁行了一礼,恭敬说道:
“九爷,九小姐,时辰差不多了,家里传来消息,其他八位爷都准备好了,该带姑爷回山庄了。”
邓九山呵呵一笑,吩咐道:“去安排飞舟!”
管家躬身应是,向着院外走去。
一旁的邓问雁收敛了几分笑意,但却一如既往的一言不发。
李无寿却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其他八位爷
潮海城北山上有一处绵延的茶山。
山有九座,围成一个大型的山谷。
山谷上下,尽皆种着邓家元婴——碧落真君最爱的碧螺春茶。
黑色的飞舟划破夕阳余晖晕染的天际,缓缓降落在山谷正中的府邸中。
这座府邸名为听幽,是碧落真君平日静修之地,常年很是幽静。
庄园内张灯结彩,好不喜庆。
但喜庆之余,却没有热闹的感觉,意外的有些冷清。
李无寿从飞舟中走出后,被邓问雁的两个侍女带到了府邸后堂的一处别院厢房中。
几个嬷嬷原本要跟进来给李无寿换上喜服,却被两个侍女接过喜服,告知她们来换后,就将几个嬷嬷请出了别院。
李无寿没有理会双方的交涉,进了厢房后,坐在茶桌上闭目沉思。
两个侍女赶忙上前沏了壶茶,随后抱着喜服候在一边,却谁都没再提换衣服的事。
两人可是得到了小姐和老爷的特别嘱咐,一定要给姑爷照顾好了。
飞舟在进入听幽府邸之前,先去了一趟围绕着山谷的一座茶山。
那座山就叫九山,邓九山父女平日居住的别院就在九山的山顶,他们在那里先下了飞舟,要为喜宴做一些准备。
经过这一路欢快的沟通,邓家父女对于李无寿好感更重,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李无寿也从交谈中得知,今日的婚事可不是一场,而是九场一起进行。
除了邓九山家外,他的八位兄长从邓一山开始到邓八山结束,每一家都有个女儿在今日抛了绣球,选了夫婿。
所以茶楼的管家在催促时,才会说其他八位爷已经准备好了。
九场婚礼一起进行,哪怕是李无寿听到也倍感新奇。
按说邓家如此规模的喜事,应该是高朋满座的。
但从刚才的观察来看,实际上却不然。
这诺大的听幽府邸中,直至此刻也没有一个宾客到场,只有零星的几个下人在忙碌着,使得原本喜庆的红绸都莫名的充斥着一种诡异的血调。
甚至同为七星商会的其他家族同样没接到邀请,这一切都是极为不正常的!
况且作为潮海城首屈一指的邓家,家中女子竟然都选择抛绣球这种方式,是不是也太过随意了一些
哪怕邓家不需要靠攀附其他家族联姻,但同时选择抛绣球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询问邓家为何如此之时,邓家父女却都有些不明。
只是回道:这都是按照碧落真君的意思来办的。
这让李无寿兴致更浓了,看来问题就集中在这个碧落真君身上了。
神魂覆盖听幽府邸,李无寿在后堂的一座静庵中感知到了一股元婴真君的气息,这气息阴冷幽寂含而不发,充斥着一股寂灭万物的肃杀。
没有选择深入其中,因为李无寿在静庵的四周感知了法阵的气息。
再加上他有些好奇老乞丐口中的老朋友,避免意外出现打草惊蛇,李无寿收回了神魂。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李无寿在他身处的别院附近,发现了其他八位接到绣球的新郎。
他们来的比较早,与李无寿不同的是一个个眉飞色舞的沉浸在即将与邓家女成亲的喜悦中。
行礼的大红喜袍更是早早的穿戴在身,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这些人修为或高或低,但无一例外皆为青壮,气血远超常人。
这倒真有些像李无寿脑海内,一位老朋友的喜好了。
华灯初上
原本幽静的府邸更显静谧,蓦地听幽府中响起一道钟鸣,随后山谷外的九山顶上架起数道流光,向着听幽府飞来。
李无寿见状,心知这场别开生面的婚宴应该就要开始了。
因为不仅邓九山等人在快速的赶来,连带着后堂中的静庵内的气息也开始波荡起来,显然碧落真君也开始苏醒了。
李无寿见状,起身伸了个懒腰,随手拿过侍女手中的喜服准备披在身上。
但待将喜服取下后,却发现侍女的手中还拿着一块红布。
李无寿正疑惑这红布是用来干什么的时候,就见隔壁别院的嬷嬷直接将红布盖在了新郎的头上。
原本情绪淡然的李无寿,霎时间面色沉了下来。
这是红盖头
搞了半天,这是人家邓家在娶新郎
尽管李无寿只是为了见那位老朋友,并无意和邓问雁行什么拜堂大礼,这一点也同样得到了邓九山父女的认可,但是在见到这块红盖头时,李无寿还是感到了冒犯!
李无寿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人,但他从没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男人!
三仙馆内,老乞丐见到红盖头,也是一愣,随后乐不可支起来。
入赘一个修仙大族其实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但是给新郎戴盖头确实是很少见。
陈狗儿也捂着肚子笑个不停,他虽然没什么脑子,但他要过饭。他同样也知道只有新娘子才会戴盖头的。
李无寿成新娘子了
如此想着陈狗儿更是忍不住的大笑起来。
李无寿长舒了一口气,平复一番心绪。
侍女手中的红布,突然间无火自燃起来,吓得侍女赶忙将其扔到了地上,眨眼间红布就烧成了灰烬。
两个侍女有些不明所以,正不知所措之际,厢房的门却已经被敲开。
几个嬷嬷站在门外,催促着说道:
“吉时将至,请九姑爷去大厅拜堂。”
待看到李无寿喜服未穿,头发随意的束缚在脑后,也未曾佩戴红布后,几位嬷嬷有些责怪的看了一样大包大揽的两位侍女。
正想要上前去帮助李无寿穿戴喜服,却听耳畔突然传来一声清朗的声音。
“走吧,去大厅!”
这声音不大,却莫名的带着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