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月满情长(第2页)
胡玉卿依靠在李一坚实的胸膛上,聆听着他有力的心跳,那沉稳的节奏让她倍感安心,“我亦如此。从前一直以为江湖才是最终归宿,如今方才明白,有你在的地方,便是家。” 她抬起头,目光与李一交汇,眼中满是深情与眷恋。李一低下头,轻轻吻住她的唇,月光仿佛为这一吻镀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唯有彼此的心跳声清晰可闻,诉说着无尽的爱意。
良久,两人分开,胡玉卿脸颊绯红,仿若天边的晚霞,羞涩而美丽。李一伸手将她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动作轻柔而温柔,“待中秋过后,我们去山间寻觅一处花海,我要为你绘制一幅最美的画像,将你的模样永远留存于画中。” 话语中满是期待与承诺。
“好。” 胡玉卿轻声应道,眼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美丽的花海,以及李一为她作画的场景。此时,一阵山风拂过,带来桂花的馥郁香气,也吹起两人的衣角,他们就这样相互依偎,凝望着天上的明月,仿佛时间就此定格,成为永恒。
胡欣怡站在不远处的竹林边,看着相拥的两人,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她捡起一片飘落的竹叶,置于唇边,吹出一首悠扬的曲子,曲调空灵而婉转,为这静谧而美好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月光、美酒、佳人,以及那浓浓的情意,在这中秋之夜,共同编织成了一幅至美的画卷,令人陶醉。
胡欣怡的竹哨声忽远忽近,如同一缕轻柔的风,惊落几簇新绽的桂花。李一凝视着她被月光剪碎的侧影,那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美,忽然松开胡玉卿,朝着那抹竹影走去。胡玉卿见状,不禁轻笑,指尖摩挲着石桌上斑驳的月光,聆听着两人的脚步声在竹林深处激起细碎的回响,心中满是温暖与惬意。
“为何躲得这般远?” 李一的声音混着竹叶的沙沙声传来,带着一丝调侃与关切,“你瞧,玉卿的脸还红得似晨露中的芍药。” 胡欣怡转身时,竹哨 “叮” 地滑落于地,李一眼疾手快,迅速接住。她耳尖微微发烫,却依旧仰起脸笑言:“我若当那电灯泡,怕是要被你们眼底的星河灼伤。” 话语中带着俏皮与灵动。李一忽然握住她的手腕,将竹哨轻轻放回她掌心,动作轻柔,“你指尖都已发凉。” 他的拇指擦过她腕间的红绳,那是去年冬至胡玉卿亲手编织的,承载着满满的情谊,“其实方才在望月台,我的余光总能瞥见你抱着酒壶的影子,恰似一株被月光浸透的白芷花。” 声音温柔而深情,眼中满是怜惜。胡欣怡的睫毛微微颤动,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忽闻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胡玉卿不知何时已披上鹤氅,手中托着温好的梅子酒,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中晃出细碎的银河,宛如繁星点点,“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她将酒盏依次放入两人掌心,眉眼弯弯,“当心冻着,我方才在厨房添了炭火。” 话语中满是关心。李一忽然用空着的手揽住两人的腰,将她们往自己怀里紧了紧,仿佛要将这份温暖永远留住。胡欣怡的银步摇蹭过胡玉卿的金铃,发出细碎的清响,宛如谁的心跳漏了半拍,紧张而又甜蜜。远处溪涧传来夜鱼跃水的轻响,惊破满谷的寂静,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从前总以为江湖儿女应快意恩仇。” 李一低头,依次吻过胡玉卿的眉梢、胡欣怡的额角,动作轻柔而深情,“直至遇见你们 —— 玉卿的茶汤能化去我十年剑气,欣怡的竹哨能吹散我半世霜尘。” 话语中满是感慨与庆幸。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两枚锦囊,“方才在书房翻找出来的,原本打算等中秋之时再赠予你们。” 胡玉卿打开锦缎,只见里面是一枚羊脂玉簪,簪头雕琢着并蒂桂花,栩栩如生,花蕊处镶嵌着两粒细小的夜明珠,在暗处幽幽发亮,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胡欣怡的锦囊里则是一支湘妃竹笔,笔杆上刻着 “清辉” 二字,正是她平日题诗时最为喜爱使用的笔锋,精致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