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墨痕凝剑意(第3页)

 

白静的目光则落在那首题诗上,霜色披风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她指尖轻轻划过“一湖碧色藏侠踪”的“藏”字,忽然抚上腰间冰棱袖箭:“钟姑娘可知,你这‘藏’字写得极为精妙。方才我二人在湖上练剑,总觉招式欠缺些韵致,如今见这诗画,才领悟到刚劲需借柔婉藏锋,正如苏堤的柳,看似随风摇摆,根系却深扎湖堤。”她稍作停顿,目光扫过画卷上隐约的墨痕,“恰似那些盐商的诗赋,看似风花雪月,实则字字暗藏玄机。”

 

雪仪听闻此言,拔剑出鞘。月光下,霜色剑身映照着画卷上的柳影,她手腕轻转,剑尖划出的弧线竟与钟清菡笔下的柳枝完全重合。当剑尖停在“剑意浓”的“浓”字上方时,剑穗忽然剧烈颤动,带起的风竟使画卷上的墨点微微跳动。这是她终于领悟到,剑意并非单纯的刚猛,而是如晨露凝于柳叶,看似柔弱,却能折射整个春天的锋芒;亦如钟清菡从诗词中拆解线索,以文心为刃,剖开贪腐的迷障。

 

钟清菡望着眼前景象,忽然领悟那日苏堤的春色令她难以忘怀的缘由。雪仪的剑与白静的冰棱,本就是这湖光山色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它们将柳的柔、水的韧、山的定凝练成侠气;而父亲的查案账本与她笔下的墨痕,则将诗赋的韵、文字的锐、真相的光凝作诗骨。此时夜风拂过,画卷上的柳丝与雪仪的剑影在月光中重叠,竟难以分辨是墨痕融入了剑意,还是剑意洇透了纸背。正如这世间的刚与柔、明与暗,终将在真相的光照下,凝聚成一曲清越的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