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九霄玉琴(第2页)

 

悬浮于眼前的九霄玉琴,似是以月宫寒玉精心雕琢而成,琴身之上的星辉残影随着呼吸明灭闪烁,每一道纹理皆宛如银河倾泻时凝固的浪涛;七弦紫龙纹并非雕刻而成,而是由万千细小的剑形魂魄组合而成,琴尾古篆“九霄”二字渗出的灵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六角霜花,恰好落在钟清菡裸露的脚背上。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琴尾的刻痕时,小腹的胎记突然灼痛如炙,玄冰髓的寒气顺着手臂喷涌而出,将温泉水凝结成半透明的冰龙卷,卷壁上凝结的水珠犹如无数悬停的水晶,映出她拧腰躲避石屑时,束腰内衫下若隐若现的腰线弧度。

 

琴鸣乍响之际,并非万剑出鞘的锐利鸣声,而是如古寺铜钟的沉厚声响,音波化作淡紫色的涟漪向外扩散,洞壁剑痕中渗出的石粉与涟漪相遇,竟在空中排列成《凤求凰》的剑招图谱。钟清菡的软剑出鞘之时,碧光与她瞳孔中的紫芒相互辉映,腰臀随着剑式摆动的韵律,恰好与琴弦震颤的频率相合——当剑尖挑断第三道音波剑气之时,她大腿内侧的旧茧蹭到泉边的青石,竟磨出与琴弦紫龙纹相同的磷光。

 

更为诡异的是,当玉琴自鸣《九霄引》之时,温泉底部升起的玄黑石碑并非破水而出,而是如墨滴入清水一般缓缓显形。碑身的蝌蚪文在灵气光雨中流转,左侧的琴谱指法与她束腰内衫的织纹完全重合,右侧的剑招图谱则与她常年练剑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暗自契合。当顶端的幽蓝宝石与琴身的紫光相互交融之际,洞顶钟乳石渗出的水珠突然悬停,在半空之中组成巨大的七弦琴影,琴弦的倒影恰好落在她肩胛剑疤与小腹胎记的连线上。

 

在肩胛被音波击中的瞬间,飞溅的血珠并未坠落,而是在接触琴弦的刹那化作紫水晶,沿着弦身滚动之时,竟拼出半阙失传的剑诀。钟清菡闭目运功之际,温泉水汽听从琴音的指挥,在她周身凝结成万千水剑,剑刃流转的水光与她大腿肌肉的光泽相互映照,宛如鲛人流泪凝结而成的珍珠链。当《沧海一声笑》的旋律响起,石碑与玉琴的光芒将她笼罩,意识被卷入的星海中,上古大能抚琴的身影与她自身重叠,那人腰间佩剑的纹路,正是她束腰内衫松开后,腰臀间新浮现的剑形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