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菌证如山

鄱阳湖的暮色里还飘着 “烟幕菌” 的残雾,陶子轩从最后一艘快船的残骸里拖出个铁箱。箱锁已被 “腐骨菌” 的汁液蚀穿,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三本账册,纸页边缘沾着的菌孢子在烛火下泛着银光 —— 那是 “记事菌” 的孢子,能将接触过的字迹拓印在菌膜上,即便是被水浸湿的账页,也能通过菌膜还原全貌。

 

“这些是荣府私采贡菌的记录。” 陶榗戴着 “石耳手套” 翻动账册,指尖划过的地方,模糊的字迹渐渐清晰,“庐山的赤芝、鄱阳湖的浪里青,每年都要被他们搜刮大半,甚至用活人当菌肥。” 他指着其中一页,菌膜上印着去年腊月的记录:“剖河蚌取珠者十三,弃壳于菌田,得‘胭脂菌’三株。”

 

柳青青的指尖猛地一颤。去年腊月剖河蚌的记忆突然翻涌,那些被荣府卫役拖走的采珠女,原来都成了培育毒菌的养料。她大腿内侧的 “共生纹” 突然发烫,胭脂痣的颜色深如血,仿佛在呼应账册里的记录。

 

鬼子六已解开腰间的玉佩,将内里藏着的密信取出。信上用朱砂写着五军布防图,他蘸着 “水影菌” 的汁液在账册上轻涂,原本空白的纸页立刻显出荣亲王与私卫的密令:“正月十五,以菌毒攻禁军粮道。” 墨迹未干处还沾着点 “腐心菌” 的粉末,与陶榗伤口里的毒如出一辙。

 

“证据确凿。” 鬼子六的声音冷如庐山寒冰,他将账册与密信叠在一起,用 “赤足菌” 的孢子液封口,“荣亲王私养毒菌、意图谋反,该收网了。” 他望向崖边的烽火台,那里的 “信号菌” 已备好 —— 只需点燃菌脂,庐山五峰的烽火便会依次亮起,五军将士见火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