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权爱之世家风云虞光眼里有光

第138章 国际公益的合作(第2页)

 

\"这是三个月前安装的示范项目。\"林悦蹲下身,掬起一捧渠水,水中的泥沙在指缝间簌簌落下,\"因为缺乏维护资金和技术人员,30%的组件已经失效。\"

 

当地能源部的陪同官员脸色难看,低声对林悦说:\"林小姐,这些可以私下说,没必要让国际友人看笑话。\"

 

布朗博士却突然开口,用流利的马来语问旁边的老农:\"如果有人帮你们修好光伏板,你们愿意学习维护技术吗?\"

 

老农黝黑的脸上皱纹堆在一起,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电池板接线的年轻人:\"阿明在夜校学了三个月,他说能修好,就是缺零件。\"

 

林悦心中一动。阿明是阿坤护林队的成员,初中辍学后跟着阿坤混过,现在是社区夜校的电工班班长。\"我们有个'光伏匠人'计划。\"她示意小陈打开平板电脑,展示学员们的结业证书,\"从当地招募青年,由沈氏的工程师培训,合格后负责片区维护,工资由基金会和政府各承担一半。\"

 

布朗博士接过平板,翻到阿明的作业——他手绘的电路图旁边,还画着光伏板与稻田的结合示意图。\"这个模式很有意思。\"老博士看向能源部官员,\"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输出技术,公益组织负责社区动员,三者形成闭环。\"

 
能源部长的秘书在一旁低声翻译,官员的表情渐渐缓和:\"我们可以提供税收减免,但维护人员的编制必须纳入政府体系。\"

 

\"这违背了项目初衷。\"沈逸辰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后,他刚从新加坡赶过来,西装上还沾着露水,\"社区自治才能保证可持续性。我们在云南的试点已经证明,村民自主管理的光伏电站,故障率比政府代管的低62%。\"

 

林悦有些意外沈逸辰的出现,却默契地接过话头:\"我们可以折中。由政府设立监管账户,基金会负责发放工资,技术考核由沈氏的工程师和村民代表共同完成。\"她指着阿坤,\"比如他,现在是护林队队长,同时也是社区管委会的成员,最清楚大家的需求。\"

 

阿坤被突然点名,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布朗博士饶有兴致地问他:\"你觉得这个计划能成功吗?\"

 

\"能!\"阿坤的声音洪亮,\"我们村的净水厂就是自己管的,上个月省了两千块电费,买了台新的消毒器。\"他转身跑向旁边的木屋,很快抱来一本厚厚的台账,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每日的用电量和维护支出,签名处是他歪歪扭扭的名字。

 

考察团的成员们传阅着台账,低声讨论起来。布朗博士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阿雅画的太阳能消毒器,突然笑了:\"我在非洲见过很多公益项目,大多像温室里的花。但这里不一样,你们把种子种进了土里。\"

 

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当地政府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合作方案:将邦加岛列为\"生态扶贫示范区\",由能源部牵头成立专项基金,沈氏集团负责提供光伏设备和技术培训,林悦的基金会则主导社区参与和环保教育,三方共同制定五年规划。

 

\"我们研究过你们的模式。\"能源部长亲自出席会议,手指在投影仪上的图表滑动,\"光伏电站产生的收益,30%用于设备维护,40%投入社区发展基金,30%返还给参与管理的村民。这种'造血式'扶贫,比单纯的捐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