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图书馆的旧报纸
雨后的梧桐叶在玻璃窗上投下斑驳的影,将A大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区染成一片深浅不一的绿。林悦将米色帆布包放在橡木长桌上,金属搭扣与桌面碰撞的轻响,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她抬头望了眼悬挂在穹顶的复古吊扇,扇叶缓慢转动,扬起旧书特有的油墨与灰尘混合的气息——这里是沈逸辰的母校,也是他偶尔会来的“避难所”,就像此刻,她需要用这些泛黄的纸张,编织一张更细密的网。
三天前的红酒品鉴会余波未平。沈氏集团股价连续两日下跌,财经版头条全是“佩里埃酒庄收购疑云”,连带着蒙塔涅家族的旧事被重新翻炒。林悦坐在办公室里看那些新闻时,指尖划过报纸上沈逸辰召开紧急发布会的照片,他眼底的红血丝像未干的血迹,却依旧维持着“商业竞争本就残酷”的强硬姿态。
“还不够。”她当时对助理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手里一定攥着能自证清白的伪证,我们得找到更早的裂痕。”
裂痕藏在时间的褶皱里。林悦花了两天时间泡在A大图书馆的旧报纸库,指尖拂过1998到2003年间的《江城商业报》合订本,纸张脆得像风干的树叶,稍一用力就会碎裂。直到昨天傍晚,她在2001年7月的合订本里翻到了那篇报道,标题用褪色的黑体字印着:《城东建材市场并购案:赢家背后的阴影》。
报道不长,配图是年轻的沈父站在剪彩仪式上,胸前别着红色礼花,身后是“沈氏建材”的新招牌。而被并购的“宏业建材”老板周志宏,照片里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蹲在紧闭的店门前,手里捏着一张法院传票。报道隐晦地提到“宏业建材在谈判期间突遭匿名举报偷税漏税,银行随即抽贷”,却没有直接点名沈氏,只在文末用“业内人士称,沈氏在此案中展现了惊人的执行力”一笔带过。
林悦记得周志宏这个名字。父亲的旧日记里写过,2001年,林氏与宏业曾计划合作开发新型建材,却因宏业突然破产而搁置。日记里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是周志宏的字迹:“沈家人手段太脏,我宁可变卖厂房还债,也不会让他们称心如意。”
此刻,那篇报道被林悦重新复印了一份,边缘特意做了磨损处理,看起来像是从旧报纸上直接撕下来的。她起身走向阅览区最深处的书架,那里摆满了管理学经典着作,书脊上有经年累月被触摸的光滑痕迹——沈逸辰本科读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仍常来这里,助理曾无意中提过,他最爱在《竞争战略》与《基业长青》之间的空位放保温杯。
下午三点十五分,阳光斜斜地穿过高窗,在第七排书架前投下一道金色的光带。林悦停在那排书前,指尖拂过《竞争战略》的深蓝色封皮,书脊上有个极浅的凹痕,是沈逸辰常年拇指按压的位置。她从帆布包里取出那份复印的报道,对折两次,让标题恰好露在外面,然后轻轻塞进《基业长青》与《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之间的缝隙里,露出三分之一的边缘,像一张被遗忘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