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博物馆的偶遇(第2页)
林悦忽然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听起来像沈氏的生存法则。\"她转身走向下一幅画,手册被风吹得掀开一页,露出夹在里面的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10:30,北馆仓库\"。
沈逸辰的目光在便签上停留了半秒,随即跟上她的脚步。北馆仓库是存放展品修复工具的地方,上周他刚审核过那里的安保方案——指纹锁,红外监控,还有三道需要权限才能打开的闸门。她选这个地方见面,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幅《港口卸货》是杜波依斯入狱前的最后作品。\"林悦站在画前,声音被穹顶的回声拉长,\"你看这些搬运工的脸,都被阴影遮住了。有人说他是在暗示那些被他坑害的投资人,也有人说,他是不敢看自己的倒影。\"
沈逸辰顺着她的指点看去。画布左下角的阴影里,果然藏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与画家自画像同款的丝绒马甲。\"我倒觉得,\"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他是在提醒我们,阴影里的东西,往往比阳光下的更真实。\"
林悦翻手册的手指顿了顿。阳光从她身后涌来,在她周身镶上圈金边,却偏偏在她眼底投下片晦暗。\"就像沈总故意留在录音笔里的监听信号?\"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还是像林家旧账里,那些被标成'坏账'的沈氏转账记录?\"
沈逸辰的呼吸猛地一滞。他看向展厅入口处的监控摄像头,红色指示灯正规律地闪烁。林悦显然算准了这里的声学设计——穹顶结构能吸收大部分私语,而监控只能拍到他们相对而立的侧影,像在认真讨论艺术品。
\"看来王律师的演技很好。\"他扯了扯领带,试图掩饰喉间的干涩。昨晚反复听录音时,他就觉得那些关于破产清算的对话太刻意,尤其是提到\"仓库会面\"的时间差,更像是故意留下的破绽。
\"比不上沈总的改装技术。\"林悦合上手册,指尖在封面的烫金标题上轻轻敲击,\"那支录音笔里的窃听器,传输频率和二十年前沈氏用来监听林氏仓库的波段,倒是一模一样。\"
这句话像枚淬了冰的针,猝不及防刺进沈逸辰的记忆。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个锁着的铁盒,里面藏着的监听设备说明书上,确实印着相同的频率参数。这件事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林悦是怎么知道的?
\"你查过......\"
\"我爸的日记里夹着张频谱图。\"林悦打断他,目光忽然变得锐利,\"1998年7月16日,他在仓库发现异常信号,那天正好是母亲去瑞士银行的日子。\"
沈逸辰的后背撞上冰冷的展柜玻璃。1998年7月16日——这个日期像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撬开他尘封的记忆。那天爷爷突发心脏病,全家人都守在医院,父亲却中途离开过三个小时。他当时以为是去公司处理急事,现在想来,那三个小时足够从医院赶到城西仓库。
\"画展要开始了。\"林悦看了眼腕表,转身走向北馆方向,\"既然沈总对杜波依斯这么感兴趣,推荐你去看他的素描稿,就在修复室隔壁的仓库展区。\"她的脚步轻快,像在赴一场早已约好的会面。
沈逸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忽然发现自己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原本以为这场偶遇是自己占据主动,却没想到林悦早已布好了局——用一幅欺诈犯的画作当引子,在遍布监控的展厅里摊开二十年的旧账,既安全又狠戾,像极了她父亲当年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