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沈逸辰的动摇
“不是说要讨论院士见面会的细节?”他终于打破沉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文件袋——里面是连夜整理好的环保方案补充数据。
林悦转动方向盘拐进一条乡间小路,车轮碾过碎石子发出轻微的声响:“急什么,沈顾问难得有半天空闲,带你看个地方。”她偏过头笑了笑,眼角的细纹在阳光下清晰可见,“总不能让你觉得,林氏只有会议室里的算计。”
沈逸辰没接话。自从董事会那场“争吵”后,他们之间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明明是临时结成的同盟,却在互相试探中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就像此刻,他明知这场行程或许另有目的,却没有像对待沈氏的圈套那样时刻戒备。
车子在一道刷着天蓝色油漆的铁门前停下。门楣上挂着块木牌,写着“林氏希望小学”,字迹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却透着温和的暖意。下课铃恰好响起,穿着蓝色校服的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般涌到操场上,叽叽喳喳的笑声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
“这是我父亲生前捐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林悦推开车门,风里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她的声音比在董事会时轻了许多,“那年他刚把林氏从破产边缘拉回来,手里连扩厂的钱都紧巴巴的,却执意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建学校。”
沈逸辰跟着她走进校园,目光扫过崭新的教学楼和塑胶跑道——显然是近年翻新过的,但角落里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却透着年头,树干上刻满了孩子们的身高印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抱着作业本跑过,差点撞到他身上,吐了吐舌头慌忙道歉,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的黑葡萄。
“林董当时说,做生意不能只盯着账本上的数字。”林悦指着教学楼墙面上的浮雕,上面刻着“知行合一”四个大字,“他年轻时在山区支教过两年,总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可好多孩子连走出大山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拄着拐杖走过来,看到林悦时眼睛一亮:“小悦来了?”
“张老师,您怎么还在上课?”林悦快步迎上去,自然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保温杯,“不是让您退休后好好歇着吗?”
“歇不住哟。”张老师的目光落在沈逸辰身上,带着好奇,“这是你的朋友?”
“是我们公司的顾问,陪我来看看。”林悦没多说,转身介绍,“这是张老师,我父亲当年特意从城里请来看守学校的,一守就是三十年。”
沈逸辰点头致意,老人却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粗糙得像老树皮:“你们年轻人现在做企业的,还能想着山里的孩子,不容易啊。”他指着操场上正在打篮球的几个男孩,“那几个娃都是留守儿童,去年差点辍学,多亏林氏给的助学金……”
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沈逸辰的目光却被教学楼走廊里的照片墙吸引了。最中间是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年轻的林父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站在破土动工的地基前,身边围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腼腆的笑。照片
“我父亲总说,赚钱是为了能保护更多人。”林悦不知何时站到他身边,声音轻得像叹息,“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年为了建这所学校,抵押了家里的老房子,还跟银行签了高风险的贷款合同。董事会的人骂他疯了,说他把公司当成了慈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