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天道至公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死于江都兵变,天下大乱。

 

越王杨侗被拥立为帝,年号“皇泰”。

 

皇泰二年,洛阳宫城,含元殿。

 

王世充立于殿前,望着阶下跪伏的群臣,嘴角微微扬起。

 

“诸位爱卿,”他声音淡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如今天下未定,李渊窃据长安,窦建德虎视河北,而陛下年幼,恐难担此重任。”

 

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会发生什么。

 

王世充缓缓抬手,袖袍间隐约有黑气缭绕。

 

“为安社稷,臣——请陛下禅位。”

 

话音落下,殿外传来一阵骚动。

 

数十名甲士持刀而入,刀锋雪亮,映得殿内寒光凛冽。为首的将领大步上前,单膝跪地,高声道:

 

“请陛下顺应天命!”

 

龙椅上的杨侗脸色惨白,手掌紧紧扣住龙椅。他才十五岁,却已看透了这乱世的残酷。

 

“朕…准奏。”

 

三日后,王世充登基,国号“郑”,改元“开明”。

 

登基大典上,他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色衮服,缓步走上祭天台。

 

台下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朕受命于天——”

 

他张开双臂,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自此,天下皆入朕彀中!”

 

……

 

开明二年,冬。

 

寒风卷着血腥气,掠过残破的城墙。街道上,饿殍遍地,枯瘦如柴的百姓蜷缩在角落,眼中只剩下麻木的绝望。

 

而在皇城深处,郑王王世充的宫殿却灯火通明。

 

他高坐龙椅,卷曲的黑发披散在绣金蟒袍上。狭长的眼眸半阖,烛火映照下,他的瞳孔深处隐约泛着一丝不似常人的幽光。

 

殿内,乐师奏着靡靡之音,舞姬扭动着腰肢,而案几上,金盘玉盏盛满珍馐,烤得金黄的乳猪、炖得酥烂的鹿脯、晶莹剔透的鱼脍……

 

香气混合着熏炉里飘出的龙涎香,在殿内氤氲成一片奢靡的雾气。

 

“陛下。”一名大臣跪伏在阶下,声音颤抖,“城中……已无粮可征。”

 

乐声戛然而止。

 

舞姬们如受惊的雀鸟,齐齐伏跪在地。殿内骤然静得可怕,只剩下熏炉中炭火轻微的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