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沧州市《沧县》(第2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沧县孕育出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这里是着名的“武术之乡”,沧县武术种类繁多,八极拳、劈挂拳等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武术文化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沧县人民勇敢坚毅、团结奋进的品质。木板大鼓也是沧县的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展现了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此外,沧县还诞生了纪晓岚、张之洞等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和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沧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1. 纪晓岚文化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沧县崔尔庄镇西村南 。景区以清代着名学者纪晓岚的生平业绩为内涵,采用仿清园林式建筑风格,以生态枣林为依托,将文化性与娱乐性完美融合,是一处充满雅趣的绿色休闲、游览胜地。园内建有三大殿(文漪阁、敬先堂、奉贤馆)、四合院(官海书丛馆,九十九砚斋,滦如槐姑室、阅微草堂)、春帆湖、联圣廊、纪家枣行等多个旅游景点 。原址为纪氏南花园遗址,当年轩榭花竹,极一时之盛,如今在原有基础上勘故迹、构新图,合理布局,凿池堆山,雕楹绘壁,殿堂高耸,亭廊四环,曲径通幽。游客在此可以深入了解纪晓岚的一生,感受其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2. 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公园包含游客接待、考古勘探、古城印象和文化展示等四大功能区 。其中的铁狮子“镇海吼”闻名遐迩,它见证了沧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旧城遗址则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沧县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3. 捷地分洪设施景区:以明清时期北方传统园林为基调,依托捷地水利枢纽,形成了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景观 ,也是“事在人为”精神的传承与见证之地。这里有历史遗迹乾隆碑、宪示碑、“龙骨石”,还有为纪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建的申遗碑 。碑廊交错,文史相融,两河互倚,双闸屹立,形成“九园十八景”,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大运河文化带核心景观之一,2023年入选第二十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游客在此既能欣赏到优美的园林景观,又能了解到大运河的水利文化和历史意义。

 

4. 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自然风光十分秀美,主打春品香椿、夏赏荷花、秋来采摘、冬季滑雪的大运河文化精品旅游品牌 。这里不仅有南排河穿运倒虹吸水利工程、沧州水利文化展馆、倒虹吸公园、白鹭栖息地等人文自然景观,还有岳庙、张氏祠堂和600多年历史的古香椿园 。御封香椿园占地约200亩,园中的香椿树大多合抱粗细,有参天古树之感,绛红色的春芽鲜嫩欲滴,被称为“红叶贡椿” 。大白洋桥村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5. 登瀛桥:位于沧县杜林镇境内的滹沱河故道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是沧州至河间的必经之路,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河间古称瀛州,故而得名登瀛桥 。该桥由善人刘尚用倡议,州府、百姓捐资修建,为三孔石桥,长66米,桥面宽7米,跨径11.3米 。桥两侧有石雕望柱,雕刻着猴、狮、佛像等,望柱之间设有栏板,栏板上刻有神话故事、古典戏剧、花卉、飞禽走兽等,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四、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沧县的民俗风情浓郁,每逢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各种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春节期间,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热闹非凡,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元宵节时,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