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廊坊市《永清县》
一、各乡镇简介
(一)永清镇
永清镇作为永清县的城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多条主要公路贯穿其中。这里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拥有众多的商场、超市和商业街,满足着居民和游客的日常购物需求。永清镇历史底蕴深厚,留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一些明清时期的民居,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气息。当地民俗文化丰富,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办热闹的庙会,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活动,吸引着周边乡镇的人们前来参与。在特色美食方面,永清镇的永清烧饼十分有名,烧饼外酥里嫩,表面洒满了芝麻,香气扑鼻,咬上一口,满满的麦香和芝麻香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二)韩村镇
韩村镇位于永清县东部,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是永清县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种植基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韩村镇种植的蔬菜品种丰富,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且以绿色、无公害着称,大量供应京津市场。镇内有一些历史遗迹,如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清朝时期,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见证着韩村镇的历史变迁。韩村镇的特色农产品除了蔬菜,还有永清葡萄,这里的葡萄颗粒饱满,甜度高,口感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三)后奕镇
后奕镇地处永清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记载,后奕镇在古代就是一个重要的商贸集镇,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这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商号建筑,虽已历经风雨,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繁华景象。后奕镇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传统的手工技艺如剪纸、编织等代代相传。后奕香肠是后奕镇的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肉质紧实,采用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在本地畅销,还远销周边地区。每年春季,后奕镇石各庄村的万亩桃花肆意绽放,美不胜收,村里会举办桃花节,期间有民俗展演、非遗展示、书画采风、美食市集等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四)别古庄镇
别古庄镇位于永清县东南部,工业发展较为突出,拥有多个工业园区,涉及建材、机械制造等多个产业。镇内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一座古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保存着一些古老的佛像和碑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别古庄镇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传统的高跷表演,演员们踩着高跷,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每逢节日庆典,都会有高跷队进行表演,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在农业方面,别古庄镇也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如当地种植的西瓜,皮薄瓤甜,口感沙脆,是夏季消暑的佳品。
(五)里澜城镇
里澜城镇地处永清县西南部,与霸州市接壤。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永清县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里澜城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些古老的村落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如四合院等,这些建筑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镇内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如今依然保留着一些老字号店铺,虽然经营的内容有所改变,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韵味。里澜城镇的民俗风情独特,每年都会举办传统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活动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游行,身着传统服饰,表演各种传统节目,热闹非凡。
(六)曹家务乡
曹家务乡位于永清县北部,靠近北京大兴区,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曹家务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产业承接、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乡内有一些生态旅游景点,如森林公园,园内树木繁茂,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曹家务乡还注重文化传承,一些村庄保留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每逢农闲时节,村民们就会组织皮影戏表演,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在特色美食方面,曹家务乡的吊炉烧鸡独具风味,选用当地优质的土鸡,采用传统的吊炉烤制工艺,烤出的鸡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气四溢。
(七)龙虎庄乡
龙虎庄乡位于永清县中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较为均衡。这里的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种植,如花卉种植。花卉种植基地内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卉,有玫瑰、百合、郁金香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畜牧业方面,龙虎庄乡养殖了大量的牛羊,是永清县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地。龙虎庄乡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乡内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竹篮、柳编等,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八)刘街乡
刘街乡地处永清县西部,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产业。刘街乡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打造了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这些示范园不仅生产绿色农产品,还开展了观光采摘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刘街乡的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一些古老的村庄保存着传统的民俗文化,如春节期间的拜年习俗、元宵节的花灯会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在特色美食方面,刘街乡的豆片口感细腻,豆香浓郁,是当地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也深受游客的喜爱。
(九)三圣口乡
三圣口乡位于永清县东北部,与天津市武清区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三圣口乡在商贸往来方面十分活跃,是永清县与天津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乡内有多个集贸市场,每逢集市日,周边乡镇的人们都会前来赶集,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有农产品、日用品、手工艺品等,热闹非凡。三圣口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一座古老的烽火台,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军事防御作用。乡内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如传统的秧歌表演,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载歌载舞,展现出乡村的活力和欢乐。
(十)管家务回族乡
管家务回族乡是永清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永清县西北部。这里居住着大量的回族群众,形成了独特的回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管家务回族乡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清真寺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精美,是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饮食方面,管家务回族乡的回族美食独具特色,如清真八大碗,包括炖牛肉、炖羊肉、炖丸子等,菜品丰富,口味醇厚,深受食客喜爱。回族的传统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在管家务回族乡都有隆重的庆祝活动,人们身着盛装,举行盛大的仪式,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十一)大辛阁乡
大辛阁乡位于永清县中部偏西,以农业和特色种植为主要产业。大辛阁乡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如苹果树、梨树、桃树等,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果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乡内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大辛阁寺,虽然规模较小,但历史悠久,寺内保存着一些古老的佛像和碑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大辛阁乡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当地的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如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中秋节的赏月活动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十二)养马庄乡
养马庄乡位于永清县南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养马之地,因此得名。如今,养马庄乡虽然不再以养马为主要产业,但依然保留着一些与马有关的文化遗迹和传说。乡内的农业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其中草莓种植是养马庄乡的特色产业之一。养马庄乡的草莓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生产的草莓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养马庄乡的民间艺术也别具特色,如传统的竹马表演,演员们身扎竹马道具,模仿马的奔跑、跳跃等动作,表演生动有趣,深受群众喜爱。
(十三)赵百户营乡
赵百户营乡位于永清县东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赵百户营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古老的村落中保存着传统的建筑和文化习俗。乡内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村民们自发组织,通过精彩的表演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特色美食方面,赵百户营乡的手工粉条口感爽滑,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选用优质的红薯淀粉,制作出的粉条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十四)北辛溜乡
北辛溜乡地处永清县北部,农业基础雄厚,是永清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北辛溜乡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乡内有一些自然景观,如河流、池塘等,生态环境优美,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北辛溜乡的文化底蕴也较为深厚,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等在当地流传至今,这些手工艺品造型精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永清县历史源远流长。商代盘庚迁都殷后,此地位于殷朝东北,燕京戎(今太原附近)之东陲。西周时为北戎燕国地,春秋时成为燕都蓟的畿内地。战国时期,属燕国封疆,由广阳郡、渔阳郡、巨鹿郡分辖。西汉高帝年间,取“边境永清”之意,将会昌县更名永清县(辖今永清县、霸州市),雍奴县改名为武清县,自此,两永清县南北并立,南属宋,北属辽,辽、宋分治。
永清之名的确定还有一段故事。隋唐时期,契丹民族崛起,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每年秋后南下抢夺粮食、财物,汉人苦不堪言。永清县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名益昌县,县治在今霸州策城,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废益昌县,归入方城县。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之永济渠经永清县地,大业七年(611年),沿大运河,析安次、固安二县地置通泽县,县治在永清县通泽村,义宁二年(618年),隋亡即废。唐如意元年(692年),武则天称帝时期,分安次县地置武隆县,县治即今永清县城。唐景云元年(710年),因避武则天讳,改武隆县为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