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衡水市《阜城县》(第2页)
西汉时期,阜城县因境内地势高,多土岗、沙丘,为求物阜民丰而得名,又取《尚书》“阜成于民”之义,治今古城。这一时期,阜城的农业得到初步发展,人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开垦农田,种植粮食作物,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农耕社会。
随着历史的变迁,阜城县在不同朝代的行政区划中多有变动。隋唐时期称为阜城,因地势高敞、沃野千里而得名,这一时期阜城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逐渐繁荣,城市规模也有所扩大。元明清时期,虽然行政区划不断调整,但阜城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清朝时期,阜城县属直隶省衡水道,当时的阜城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制陶业较为兴盛。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阜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阜城县隶属于衡水专区,1986年随衡水市设立而划归衡水市管辖至今。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阜城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从最初的农业大县逐步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阜城县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例如,金朝被复制的傀儡皇帝刘豫,虽其行为饱受争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阜城在政治舞台上的某种关联。此外,还有众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烈士,如石凤明、卢寿春、王志杰、丁炳文、张振义、李树武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阜城人。
阜城的文化脉络丰富多样,除了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外,还融合了燕赵文化的豪放与坚韧。当地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阜城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剪纸作品线条流畅、造型优美,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民俗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阜城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刻字艺术产业也颇具规模,占据全国市场份额70%,享有“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三、必游景点
1. 阜城湖公园:阜城湖公园是省级水利风景区,这里水域广阔,湖水清澈,周边绿树成荫,景色十分秀丽。公园内设有步行道、自行车道,方便游客漫步或骑行欣赏湖光山色。还有各种游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场、游船码头等,适合全家游玩。在公园的中心区域,有一座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公园的美景,将湖水、绿树、亭台楼阁尽收眼底。每到夜晚,公园内的灯光亮起,与湖水相互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散步。
2. 阜城八景公园:阜城八景公园以展示阜城的传统八景为主题,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公园内通过雕塑、壁画、园林小品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阜城晚照”“漫河晓月”“梁村塔影”“龙潭风雨”“土山瀑布”“衡漳古渡”“霞口归帆”“古刹钟声”这八景的独特魅力。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阜城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在“阜城晚照”景点,通过灯光和投影技术,模拟出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阜城古城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3. 古城墙:阜城的古城墙是历史的见证者,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保存着部分遗迹。这些古城墙厚重而坚实,城墙的砖石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站在古城墙下,仿佛能看到古代战争的硝烟和城市的繁华。如今,古城墙周边进行了保护性开发,修建了一些文化广场和历史展览馆,展示了阜城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历程,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阜城的过去。
4. 刘老人村百年梨树景区:刘老人村的百年梨树景区与霞口镇的万亩古梨园相呼应,这里同样拥有众多古老的梨树。这些梨树形态各异,有的枝干粗壮,有的蜿蜒曲折,每一棵都仿佛是一件天然的艺术品。每到梨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被洁白的梨花所环绕,宛如世外桃源。而当梨子成熟时,游客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到新鲜甜美的梨子。此外,景区内还设有一些农家乐,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四、古刹寺庙道观及历史遗址
1. 阜城文庙:阜城文庙历经六百年风雨,是儒家文化在阜城传承的重要象征。它始建于明朝,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但依然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文庙内的大成殿庄严肃穆,供奉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殿内的壁画和雕刻精美绝伦,展示了古代高超的艺术水平。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承儒家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今,阜城文庙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传统的祭孔大典、国学讲座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与。
2. 连镇谢家坝:连镇谢家坝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历史遗迹,它是一段用糯米浆砌筑的独特大坝。在古代,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命脉,谢家坝的修建对于抵御洪水、保障运河的畅通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座大坝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变迁。如今,连镇谢家坝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古代水利工程的奥秘和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3. 霞口码头遗址:霞口码头遗址是阜城运河文化的又一重要见证。在过去,这里是运河上的重要码头,船只往来频繁,货物集散,十分繁华。如今,虽然码头的繁忙景象已成为历史,但遗址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部分建筑和设施,如码头的石阶、拴船的石柱等。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想象当年码头的热闹场景,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