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吕梁市《文水县》
七镇五乡:各具特色的文水拼图
凤城镇
凤城镇是文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它位于文水县中部,区域总面积119.8平方千米 。这里交通便利,307国道和320省道纵横贯通。城镇建设较为发达,高楼大厦林立,商业繁荣,拥有多个大型商场和商业街,满足着居民和周边乡镇群众的日常购物需求。同时,凤城也保留着不少历史遗迹,如一些古老的民居和庙宇,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开栅镇
开栅镇地处文水县北中部,东靠汾河,与祁县相望,西依吕梁山。全镇总面积108.7平方千米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是文水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开栅镇以沙棘产业闻名,漫山遍野的沙棘林不仅为当地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地的沙棘加工企业将沙棘制成沙棘汁、沙棘果脯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开栅镇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一些自然风光秀丽的山谷和溪流,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南庄镇
南庄镇位于文水县东北部,区域总面积36.8平方千米 。它是文水县的农业大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这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同时,南庄的养殖业也较为发达,以生猪、羊等养殖为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镇内有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流通顺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安镇
南安镇地处文水县最北端,区域总面积71.3平方千米 。南安镇是文水县的水果之乡,尤其是葡萄种植远近闻名。这里的葡萄品种多样,有巨峰、玫瑰香等,口感鲜美,含糖量高。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园里果香四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南安镇还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有一些葡萄酒酿造企业,将当地的葡萄资源转化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
刘胡兰镇
刘胡兰镇位于文水县东部,区域总面积109.4平方千米 。它因革命英雄刘胡兰而得名,是全国闻名的红色小镇。镇内的刘胡兰纪念馆庄严肃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缅怀先烈。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刘胡兰镇还是文水县的肉牛产业专业镇,肉牛养殖规模大,养殖技术先进,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下曲镇
下曲镇为文水县历史四大镇之一,也是最大的农业乡镇,位于文水县境东部,区域总面积94.8平方千米 。这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汾河西干渠东西横贯,斗毛农渠纵横成网,全部耕地均可引汾河水灌溉。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兼有果蔬、杂粮种植。下曲镇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效率较高。同时,镇内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如粮食加工、果蔬保鲜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孝义镇
孝义镇地处文水县西南部,区域总面积78.7平方千米 。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为主。孝义镇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孝义镇还有一些小型的工业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城乡
西城乡位于文水县东北部,距文水县城约13千米,区域总面积33.78平方千米 。1949年,西城乡境域分属文水县第四区、第五区,1984年4月,由西城公社改为西城乡。截至2020年6月,西城乡下辖7个行政村 。这里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7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15人 。西城乡的工业以制造业和建材业为主,有一些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同时,西城乡的农业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如中药材种植和家禽养殖等。
南武乡
南武乡地处文水县东南部,区域总面积36.5平方千米 。它是文水县的农业乡镇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南武乡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齐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此外,南武乡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一些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景点,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北张乡
北张乡位于文水县东南部,区域总面积34.7平方千米 。这里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是文水县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北张乡的蔬菜种植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温室大棚种植,实现了蔬菜的四季供应。同时,北张乡还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一些优质的蔬菜和水果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马西乡
马西乡地处文水县西部山区,区域总面积54.7平方千米 。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森林资源丰富。马西乡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山上种植着大量的松树、柏树等树木,同时还有一些天然牧场,适合牛羊养殖。马西乡的自然风光优美,有一些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景点,如瀑布、峡谷等,吸引着喜欢户外运动和生态旅游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