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吕梁市《方山县》(第2页)

 

张叔平是无产阶级早期革命家,山西早期共产党员,曾任中共太原党支部第一任书记 。1897年,张叔平出生于方山县大武镇,他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9年5月7日,他参加了太原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讲演团,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1925年6月,张叔平和纪延梓创办了《铁血周报》 。1927年,张叔平调往杭州,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兼工人部长 。同年7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方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北武当山是方山县最着名的景点之一,它以“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而闻名。山势险峻,山峰林立,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道观建筑错落有致,每逢节假日,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祈福求安,热闹非凡。

 

梅洞沟森林公园是一处天然的生态宝库,峡谷幽深,溪流潺潺,森林覆盖率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的野生动物在林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南阳沟森林公园同样魅力非凡,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观赏野生动物、享受森林浴等活动,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公园内的自然风光四季各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等待着游客去发现。

 

张家塔民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城堡式四合院布局独特,地下甬道相连,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防御功能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民居内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题材丰富,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审美。

 

大武木楼是吕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高层建筑之一,其建筑结构独特,工艺精湛,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木楼造型优美,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站在木楼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左国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匈奴汉国都城遗址 。东汉末年,南匈奴往南迁移,于离石修建左国城(今方山县南村) 。曹魏时期,南匈奴首脑机关入驻这里,并云集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等少数民族数十万人,号称“离石胡人” 。在离石、方山、柳林、中阳一带,流传着南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建都、练兵、战斗的传奇故事 。站在遗址上,看着古老的城墙和残垣断壁,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民族融合的复杂历程。

方山县的民俗风情浓郁,独具特色。伞头秧歌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舞者们手持彩扇,在伞头的带领下,边唱边跳,动作矫健,节奏明快 。伞头是秧歌队伍的核心,他(她)即兴编唱歌词,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每逢节日庆典,伞头秧歌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热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观看。

 

道情戏也是方山县的传统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 。道情戏的剧目丰富多样,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民间生活等题材,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将这些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方山县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让人垂涎欲滴。方山抿尖是当地的传统面食,口感独特,制作时,将豆面或荞面等面粉加水和成软面团,放在特制的抿尖床上,用抿尖拐把将面抿入锅中煮熟 。抿尖粗细均匀,易于入口且容易消化,食用时,浇上各种调料和臊子,如西红柿鸡蛋卤、炸酱、酸菜卤等,味道鲜美,是方山人餐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