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运城市《万荣县》(第2页)
- 光华乡:位于万荣县西南部,境内有光华铁钟、杨蓬佛爷寺等古建筑。光华乡卫生院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乡镇卫生院,下辖24个村卫生室,担负着全乡三万六千人的基本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 南张乡:位于万荣县南部,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苹果等作物。乡内生态环境较好,自然风光优美,有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 西村乡:位于万荣县西北部,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西村乡的林果业也较为发达,苹果、核桃等产量可观,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古时期,此地为汾阴水区域。唐代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因后增华鼎,唐玄宗将汾阴县改名为宝鼎县。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在后土祠祭祀,见黄河出现祥瑞之光,认为是祥瑞之象,遂将宝鼎县改名为荣河县。
唐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从当时稷山、安邑、骑氏、汾阴、龙门部分村庄析置出一个新县,因孤山脚下泉水众多,故名为万泉县。1954年,荣河县和万泉县合并,各取旧名的首字,得名为万荣县。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万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里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承载地,黄河文化、农耕文明与民间艺术相互交融。同时,万荣还是“中国笑话之乡”,万荣笑话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闻名全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人物
万荣人才辈出,隋末唐初的王通、王绩、王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通是隋朝大儒,开创了“河汾之学”,培养了众多贤才,对后世儒学发展影响深远。王绩为唐代隐逸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野望》等,在唐代诗坛占据一席之地。王勃更是声名远扬,作为“初唐四杰”之首,一篇《滕王阁序》千古传诵,其文学成就备受赞誉。
必游景点
- 后土祠:位于荣河镇庙前村的黄河岸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的美誉。祠内现存山门、品字戏台、东西五虎殿、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宋真宗碑廊等建筑,是研究古代建筑和祭祀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飞云楼:位于解店镇东岳庙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以纯木结构闻名,与应县木塔并称“南楼北塔”。其建筑工艺精湛,造型精美,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徽派建筑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建筑元素,别具一格。院内有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作品,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孤峰山:位于万荣县北部,海拔1411.2米,是万荣县的最高峰。山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四季风光各异。有“亚洲第一沙漠浴场”之称的孤峰山滑雪场,以及山顶的法云寺等景点,是休闲度假、登山健身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