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运城市《垣曲县》
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截至2023年,垣曲县下辖6个镇、5个乡。具体如下:
- 新城镇:垣曲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汇聚了众多商场、酒店、医院等场所,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 历山镇:位于垣曲县东北部,因境内历山而得名。历山森林覆盖率达90%,有8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华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唯一原始森林。镇内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舜王坪景区等知名景点,还有同善村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
- 毛家湾镇:地处垣曲县北部,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铜矿等。板涧河水库建于镇内板涧河村下游约1.5公里处,是小浪底引黄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
- 英言镇:位于垣曲县西南部,农业是其重要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蔬菜种植等。
- 蒲掌乡:位于垣曲县东南部,地势较为平坦,是垣曲县的农业大乡之一,以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境内有北阳二郎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元代,其北殿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历史风貌。
- 华峰乡:位于垣曲县中部,地处黄土台原区。乡内宋村永兴寺是一大文化亮点,该寺始建于西魏大统十四年,寺院主体建筑北殿基本保持着金代风格,寺内的释迦牟尼像基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垣曲县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叫“亘方”,属侯国。北魏时曾名白水县。历代朝代更替,垣曲曾属于邵州、洛州、绛州、陕州、翼州。北宋年间,改名垣曲县,属于绛州。明清时期依次属于平阳府、解州、绛州。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1972年属于运城地区,2000年底,运城地区撤地设市,垣曲县属运城市。
这里相传是舜的出生和早期活动地,舜文化是垣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舜的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如舜耕历山等故事,深入人心。同时,垣曲拥有舜的传说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历史人物
垣曲这片土地孕育了不少历史人物。虽历经岁月变迁,部分人物事迹仍留存于史册。如南北朝北周平东将军、太中大夫杨?,据《垣曲县志》《周书杨?传》记载,他是宋村永兴寺的始建者。其修建寺庙之举,为垣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当时的佛教文化、建筑风格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