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沈阳市《康平县》
区域概况
康平县区域面积2167.0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镇、7乡)、3个街道办事处,161个行政村。其中胜利街道是康平县的中心镇,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户籍人口总数9.64万人。北三家子街道位于康平县东北部,距县城35千米,区域面积250.1平方公里,耕地11.5万亩,境内有花古水库,秀水河穿境而过,蒙古族、满族人口占52.6%。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康平县历史悠久,属新乐、红山文化系统,7000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秦、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两晋、南北朝及隋朝时属契丹地,唐时属松漠都督府,辽代归原州和祺州管辖。明初属辽东三厅卫指挥使管辖,后属福余卫,清初为蒙古族科尔沁部游牧区。
1802年(清嘉庆七年)开禁,大批河北、山东移民前来开垦落户。1880年(清光绪六年)6月,清廷批准建县,设治康家屯,故名康平县,取“康乐太平”之意。民国时属奉天省,1945年成立康平县民主联合政府,属辽宁省辽西行署。此后历经变迁,1993年划归沈阳市管辖。
历史人物
- 许之履:字圆仙,江苏溧阳人,两度担任康平知县。他任内严惩盗匪,使域内盗风渐息。还在辽河水灾时,从府库取数百金赈灾,为百姓买麦种,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尊称他为许公,在县城北城隍庙侧集资建许公祠以缅怀祭祀。
- 郑广宇:黑鸦屯人,清末民初康平有名的教育家,也是为民请命的英雄。1926年,他任县收捐处主任时,面对张作霖清丈土地加重地捐,联合附近六县代表到奉天帅府为民请命,最终使康平土地按下等地标准征收亩捐。他还大力发展康平教育,创办多所学校,培养了大批本土师资。
- 王悦海:1899年生于康平城郊农民家庭,家境贫穷但矢志学业。他在县立学校任教时,注重品德教育,端正校风学风。1927年任女子学校校长,挽救了面临停办危机的女子教育,还为女子师范教育拓荒,推动了康平女子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