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沈阳市《沈河区》(第2页)

 

- 沈阳中街:始建于1625年,是中国首条商业步行街,有“东北第一街”的美誉。中街全长1900米,由中街路、小东路、小西路组成,集贸易、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既有老字号店铺,也有现代时尚品牌,还有各种特色小吃,游客可以在此感受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历史韵味。

 

古刹、寺庙与道观

 

- 沈阳慈恩寺:位于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沈阳最大的佛寺,有“十方丛林”之称。寺院始建于唐朝,重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历经多次修缮。寺内建筑分三路,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等,供奉着众多佛像。慈恩寺还藏有明、清、民国等各时期佛教典籍一万余本,是第6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蓬瀛宫:位于南塔街97号,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处坤道院。其前身为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观月庙,1994年在南塔公园西侧重建,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蓬瀛宫为仿明清山式建筑,布局紧凑对称,主要建筑有山门、圆通宝殿、正殿等,宫内还保存了较完整的全真东北经韵。

 

历史遗址

- 东三省总督府旧址:位于北通天街与盛京路的交会路口,是辽宁省级文保单位。原有建筑大多损毁,现保留一座主要的二层主楼,为典型的欧式建筑,外部青砖墙体,内部人字架木结构。这里见证了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东北的政治风云,是研究东北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景佑宫胡同遗址:曾是古代道教宫观景佑宫的所在地,名字寓意“天佑吉祥,福祉绵长”。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废弃的景佑宫建造了满铁奉天公所,使其成为窥视中国东北的据点之一。如今,景佑宫胡同是沈阳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

 

民俗风情

 

沈河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充满地域特色。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沈阳故宫会举办清文化主题演出《皇宫过大年》,游客可以从中品味浓郁的满族风情。“沈阳花灯传统制作技艺”和“四平街灯市”被列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沈河区在每年春节期间会举办灯会等活动,重现当年四平街灯会的盛况,花灯璀璨,热闹非凡。

 

此外,沈河区在传统节日还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二月二龙抬头”时,沈阳路故宫门前会有锣鼓齐鸣、龙腾狮舞表演,穿着古风服饰的“格格”“阿哥”们还会沿故宫东墙、原点广场等地点穿行,与游客互动。春节期间,盛京大家庭会举办“世界的春节·东北的大花”主题活动,游客可以体验东北“火”炕,与大花棉袄主题气膜互动装置合影,感受东北文化的独特之处。

 

特色美食

 

- 熏肉大饼:是沈阳的传统美食之一,熏肉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大饼外酥里嫩,将熏肉夹入大饼中,再配上葱丝、面酱,味道十分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