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2页)

 

1945年,成立本溪县民主政府,隶属于辽宁省政府。此后,由于解放战争形势变化,本溪县行政区划变动频繁,辖境随之更变。1948年10月31日,本溪县全境解放,隶属于安东省。1949年4月,隶属于辽东省。

 

1952年10月,本溪县建制撤销,其所辖区域并入本溪市作为市郊区。1956年5月23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本溪县建制,10月,本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溪县人民委员会,由本溪市人民委员会代管。1959年3月,本溪县正式隶属本溪市管辖。

 

1989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本溪县,设立本溪满族自治县,延用至今。

 

历史人物

 

本溪满族自治县历史上涌现出一些知名人物,其中较为着名的是东北道教龙门派始祖郭守真。郭守真字致需,号静阳子,生于1606年,原籍江南,后到辽东,定居于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内。他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在此出家,拜龙门派道士李常明为师,在北京白云观受戒后,返回铁刹山收徒传道。1663年,在清代将军乌库扎支持下,他在盛京(今沈阳)建立三教堂,以九顶铁刹山为上院,三教堂为下院,派诸徒到东北各地兴建庙宇,使得东北道教龙门派势力大增。

 

必游景点

 

- 本溪水洞:位于小市镇谢家崴子村,是目前发现的世界较长的地下充水溶洞之一。洞内深邃宽阔,钟乳石、石笋、石柱千姿百态,泛舟游览地下河,仿佛置身于奇幻世界。

 

-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东北小黄山”之称,位于小市镇陈英村。这里山峻景秀,四季分明,秋季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是东北着名的赏枫胜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 九顶铁刹山:位于田师付镇,是东北道教的发祥地。铁刹山由五座顶峰组成,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中峰原始顶最高、最险、最美。山上岩洞较多,最负盛名的是八宝云光洞,洞中有“八宝”,洞口上方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10个大字。

 

- 绿石谷:位于草河掌镇,隶属辽宁本溪汤沟国家森林公园。因谷中石上苔藓碧绿,大小瀑布众多而闻名,夏季谷内青峦叠翠,凉爽宜人,是避暑和度假的好去处。

 

- 本溪老边沟风景区:位于东营坊乡,这里风景优美,山林茂密,溪流潺潺。每到秋季,枫叶变红,与山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古刹、寺庙与道观

- 龙泉观:位于碱厂镇内东山,是东北祖庭铁刹山之下院。观前有两棵千年银杏树,全观分上下两观,建筑风格古朴,文化底蕴深厚,是信徒朝拜和游客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 王姑祠:位于小市镇,又称王大仙姑庙。相传王大仙姑为清代满族人,因与长工相爱怀孕,违背当时满汉不通婚的礼法,被活活打死或活埋,后经长眉李大仙点化,成为当地特有的地方神灵,以前当地有血祭习俗,近年已基本绝迹。

 

历史遗址

 

-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本溪县四中南侧约180米,是了解东北抗联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的重要场所。馆内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图片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 连山关战斗遗址:位于连山关镇,这里保存着一些日伪时期的老建筑。当年,抗日军队在此与日军展开过战斗,这些建筑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明清边墙遗址: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有明清时期的边墙遗址,主要分布在清河城镇等地。边墙是明朝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虽历经岁月沧桑,部分段落仍保存较为完整,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军事防御和边疆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民俗风情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满族聚居地,满族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满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男子多穿马褂、长袍,女子穿旗袍,服饰上常有精美的刺绣图案。满族的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当地有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等习俗,还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此外,满族的“嘎拉哈”游戏也很受欢迎,通常是用羊拐骨制成,孩子们通过抛、接等方式进行游戏,充满乐趣。

 

特色美食

 

- 小市羊汤:是本溪满族自治县的特色美食,闻名遐迩。羊汤以当地的绒山溜达羊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炖煮,汤汁呈奶白色,鲜香浓郁,羊肉鲜嫩可口,没有膻味。通常搭配着花卷或烧饼食用,再加上一些特色小菜,如老妈茄子、小鱼拌苦苣等,让人回味无穷。

 

- 满族八大碗:是满族传统美食,通常包括白肉血肠、红烧丸子、四喜丸子、炖排骨等八道菜。这些菜肴选材讲究,烹饪方法多样,口味丰富,体现了满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独特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