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丹东市《振安区》(第2页)

 

五龙山的水体景观也十分迷人,五龙深潭碧波荡漾,与周围的山体相映成趣。景区内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庙宇古刹众多,灵峰禅寺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寺内的建筑风格独特,佛像庄严,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此外,五龙山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为景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振安段)

 

鸭绿江作为中朝界河,其风景名胜区(振安段)景色壮美。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鸭绿江的宽阔江面,江水清澈碧绿,缓缓流淌。对岸朝鲜的风光尽收眼底,异国的建筑和生活场景充满了新奇感。沿着江边漫步,感受江风的吹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振安段)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中朝友谊桥横跨鸭绿江,见证了中朝两国的深厚友谊。此外,还有一些抗美援朝时期的遗迹,如志愿军渡江遗址等,这些遗迹都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纪念先烈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参观这些遗迹,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精神。

 

太平湾风景区

 

太平湾风景区以太平湾水电站为核心,自然风光秀丽。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相依,峡谷幽深,景色迷人。游客可以参观太平湾水电站,了解水电站的运作原理和发电过程,感受现代工业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

 

在太平湾风景区,还可以进行各种水上活动,如游船、垂钓等。乘坐游船,穿梭在江面上,欣赏两岸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垂钓爱好者则可以在江边找到一处安静的地方,享受钓鱼的乐趣,放松身心。此外,景区内还有一些农家乐和民宿,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黑虎泉绿色生态园

 

黑虎泉绿色生态园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城市居民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在黑虎泉绿色生态园,游客可以参观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还可以亲自参与采摘活动,品尝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园内还有一些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如儿童乐园、烧烤区、露营地等,适合家庭和朋友一起游玩。此外,黑虎泉绿色生态园还注重文化建设,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展览,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历史遗址

 

爱河尖古城址

 

爱河尖古城址位于振安区九连城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这里出土了一块带有安平乐未央篆字的圆瓦当等大量西汉五铢钱、绳文陶器片等文物,可证此城是2000多年前的汉代辽东郡西安平县址 。古城址的城墙、城门等遗迹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城市的布局和规模。

 

爱河尖古城址见证了古代辽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和东北地区的古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站在古城址上,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九连城古城址

 

九连城古城址同样位于九连城镇,唐时称辱夷城,辽代称来远城,金代为婆速府路,元代为婆速府巡检司之所 。因为两道大营围连结着九座小营围,明代称之为九连城 。这里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大辽尚书吏部印和二级文物万历十七年疏统等大量文物 。金代元代在这里设立行政建制,驻军事城堡,是当时丹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

 

九连城古城址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个朝代的特点,城墙高大厚实,城内的建筑遗址错落有致。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文物展览,了解九连城的历史变迁,感受古代军事要塞的威严。

 

民俗风情

 

振安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满族的传统民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满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男子的长袍马褂和女子的旗袍,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体现了满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满族的传统节日也十分热闹,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满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此外,满族的传统美食也不容错过,如粘豆包、萨其马等,口感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朝鲜族文化同样为振安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朝鲜族的传统歌舞艺术闻名遐迩,长鼓舞、扇子舞、象帽舞等舞蹈表演极具观赏性,舞者们手中的长鼓、扇子和象帽上的彩带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令人目不暇接。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上元节、秋夕节等,也都过得十分隆重。在这些节日里,朝鲜族居民会身着传统民族服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品尝传统美食等。朝鲜族的美食也深受人们喜爱,如冷面、石锅拌饭、辣白菜等,口感独特,风味十足。

 

汉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振安区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共享团圆之乐。元宵节时,街头巷尾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特色美食

 

丹东焖子

 

丹东焖子是振安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也是丹东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焖子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经过精心熬制、冷却成型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此时焖子外表酥脆,内里软糯。食用时,浇上芝麻酱、蒜泥、虾油、辣椒油等调料,香气扑鼻,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在餐馆饭店,都能品尝到这道美味的丹东焖子,它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了振安区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

 

炒馇子

 

炒馇子是振安区的另一道特色美食,馇子由玉米面制成,形状类似面条,但口感更加筋道。制作炒馇子时,先将馇子放入沸水中焯烫,捞出沥干水分,然后与肉丝、蔬菜等食材一起炒制,加入酱油、醋、葱花、姜末等调料调味。炒好的馇子味道鲜美,具有浓郁的东北风味,是当地居民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在一些传统的东北菜馆里,都能品尝到地道的炒馇子,让你领略到东北美食的独特魅力。

 

满族粘食

 

振安区的满族粘食也是一大特色,其中粘豆包、苏叶饼等最为常见。粘豆包以糯米面为皮,以红豆沙为馅,经过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豆香四溢。苏叶饼则是将糯米面擀成薄饼,包上用小豆、白糖等制成的馅料,再用苏子叶包裹起来,蒸熟后带有苏子叶独特的清香,味道别具一格。这些满族粘食不仅是美食,更是满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满族人民的生活记忆和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