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第2页)

 

清初设柳条边,宽甸全境属皇家封禁之地 。乾隆三十七年为岫岩州凤凰城巡检司辖地,设立林甸、宽甸、坦甸、永何、长甸、苏甸6处通朝驿站,故以辽东“六甸”着称 。光绪三年,建宽甸县,隶属凤凰直隶厅 。此后,在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甸县的行政区划和归属又经历了多次调整,1989年9月,撤销宽甸县,建宽甸满族自治县 。

 

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在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在此组织召开了由被收编的各路抗日武装组成的近千人大会,设立辽宁地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新开岭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25师 。抗美援朝时期,宽甸作为重要的战略后方和物资转运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长甸河口是志愿军伤病员口岸医院所在地和中转站、志愿军军需物资和文化生活用品的供应基地,也是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渡江之地 。

 

宽甸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民情风俗呈满汉交融型。满族的传统习俗,如满族的祭祀活动、传统服饰、特色美食等,在宽甸都有很好的传承。同时,朝鲜族文化也在这里绽放光彩,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上元节、秋夕节等,都过得十分隆重,朝鲜族的歌舞艺术,如长鼓舞、扇子舞等,极具观赏性。

 

必游景点

 

天桥沟森林公园

 

天桥沟森林公园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百花争艳,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仿佛一片花的海洋;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秋天枫叶如火,整个公园被染成了红色,是观赏枫叶的绝佳地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冬天银装素裹,这里设有标准的滑雪场,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独特,有莲花峰、玉泉顶、晓月峰等着名景点,山峰奇特,峡谷幽深,溪流潺潺,瀑布飞泻,宛如人间仙境。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

 

天华山被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以其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而闻名。这里的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着名的通天峡,是天华山的一大奇观,峡谷两侧的石壁陡峭如削,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抬头仰望,天空仿佛一条细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天华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氧吧。游客在这里可以登山揽胜,欣赏自然风光,也可以进行徒步探险,挑战自我。

 

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有着“西有九寨沟,东有青山沟”的美誉。这里森林茂密,溪流纵横,瀑布飞泻,拥有青山飞瀑、虎塘沟、飞瀑涧等着名景点。青山飞瀑气势磅礴,山泉水从相当于十层高楼的峭壁上腾空而下,如银河落九天,轰鸣声震耳欲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让人叹为观止。虎塘沟内森林幽深,溪水潺潺,沿途有黑熊望月、九曲天水等景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飞瀑涧景区以其独特的瀑布景观而闻名,瀑布落差大,水流湍急,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与嘉峪关遥相呼应。它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距离丹东市区约15公里 。虎山长城历经百年沧桑,几乎濒于湮没,直到后来经过修缮,才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登上虎山长城,不仅可以探索历史的遗迹,感受古代边防的威严,还能一览中朝两国不同的风光,江城丹东的高楼大厦也清晰可见。长城上的烽火台、敌楼等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战争岁月。

 

黄椅山火山公园

 

黄椅山火山公园是东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火山遗址,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座火山公园,被称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这里拥有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熔岩等遗迹保存完好,是研究火山地质的天然实验室。公园内的玄武湖,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堰塞湖,湖水清澈碧绿,周围的火山岩形态各异,与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玄武湖上游览,欣赏两岸的火山风光,也可以参观火山博物馆,了解火山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历史遗址

 

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

 

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座断桥是当年志愿军渡江的重要通道之一,在战争中被美军炸毁,如今断桥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纷飞。站在断桥上,人们可以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如今,断桥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接受历史的洗礼。

 

宽甸北山烈士陵园

 

宽甸北山烈士陵园见证了往昔峥嵘岁月,承载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魏正兴担任安东省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全力清剿土匪,稳固根据地 。11月2日国民党52军突袭宽甸县城,形势危急,魏正兴率警卫班在城南阻击,为机关干部转移争取时间,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 。1947年宽甸二次解放,为缅怀烈士,相关部门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魏正兴名字列于烈士碑首位 。抗美援朝时,众多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不少来自云山战斗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39军与美骑兵第一师第8团殊死搏斗,三天三夜浴血奋战后取得入朝对美军作战首胜,歼灭大量敌人,却也付出巨大代价 。1953年2月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宽甸县迅速行动,认真安葬无名烈士 。如今陵园占地2.4万平方米,安眠着385位烈士,94位有名有姓,291位无名 。多年来多次修缮,愈发庄重 。每到清明节,学校师生、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纷纷前来祭扫,缅怀先烈。

民俗风情

 

宽甸是多民族聚居地,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满族的传统习俗在宽甸有着深厚的根基。满族的祭祀活动十分隆重,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重要场合举行,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向祖先和神灵祈福。满族的传统服饰也别具特色,男子的长袍马褂和女子的旗袍,体现了满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满族的美食同样令人垂涎,粘豆包、萨其马、酸汤子等,口感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味。

 

朝鲜族文化在宽甸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舞蹈长鼓舞、扇子舞、象帽舞等,节奏明快,舞姿优美,极具观赏性。每逢节日庆典,朝鲜族居民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长鼓的鼓点、扇子的翻转、象帽飘带的飞旋,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朝鲜族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前夕,家家户户会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寓意辞旧迎新。除夕当天,人们会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制作各种美食,如打糕、冷面、米肠等。打糕制作时,将蒸熟的糯米放在木槽或石臼中,用木槌反复捶打,直至糯米变得细腻柔韧,再切成小块,蘸上豆面、白糖食用,口感软糯香甜。

 

上元节也是朝鲜族重要的节日,又称“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制作并食用“药饭”,药饭是用糯米、红枣、栗子、松子等食材制作而成,寓意健康长寿。晚上,朝鲜族居民会举行“迎月”活动,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迎接月亮的升起,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秋夕节,即朝鲜族的中秋节,同样备受重视。人们会提前准备松饼,松饼是用米粉制成皮,以豆沙、栗子、枣泥等为馅,包成半月形,放在松木板上蒸熟,带有松木的清香。秋夕当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祭祀祖先,然后共享丰盛的晚餐,饭后还会进行赏月、玩传统游戏等活动。

 

在居住方面,朝鲜族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特色。房屋多为草房或瓦房,屋顶呈“人”字形,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和积雪滑落。屋内布局合理,一般分为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地面多为炕,冬天通过烧火取暖,既实用又舒适。屋内的装饰也很有讲究,墙壁上常挂有字画、刺绣等装饰品,体现了朝鲜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宽甸的朝鲜族聚居村落,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如朝鲜族刺绣,以色彩鲜艳、针法细腻着称,绣品多以花卉、动物、人物等为题材,常用于装饰衣物、枕头、门帘等。朝鲜族的编织技艺也十分精湛,利用稻草、柳条等材料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如草编坐垫、柳条筐等,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

 

此外,宽甸的朝鲜族还保留着独特的婚丧嫁娶习俗。朝鲜族婚礼仪式繁琐而隆重,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等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朝鲜族的丧葬习俗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注重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整个丧葬过程庄重肃穆。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不仅是宽甸朝鲜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宽甸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

 

特色美食

 

宽甸的特色美食融合了多民族风味,种类丰富,独具地方特色。

 

满族特色美食在宽甸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前文提到的粘豆包、萨其马,酸汤子也是满族传统美食之一。酸汤子是用玉米面发酵后制成的面条状食物,制作时将发酵好的玉米面团放入特制的“汤套”中,通过挤压,面条状的酸汤子直接落入锅中煮熟。食用时,可搭配肉酱、鸡蛋酱或各种蔬菜卤,口感爽滑,微酸开胃,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