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锦州市《黑山县》(第2页)
(十六)镇安乡
镇安乡紧邻县城,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的农业以种植蔬菜、花卉等为主,为县城居民提供了新鲜的农产品和美丽的花卉。镇安乡还积极发展城郊经济,利用靠近县城的优势,发展餐饮、住宿、物流等服务业。同时,镇安乡加强了与县城的基础设施对接,完善了道路、水电等设施,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七)薛屯乡
薛屯乡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畜牧业以养殖牛、羊、猪等家畜为主。薛屯乡注重农业科技推广,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乡内还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十八)绕阳河镇
绕阳河镇位于绕阳河畔,水资源丰富,渔业和水稻种植是其两大特色产业。绕阳河镇利用绕阳河的丰富水资源,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养殖的鱼、虾等水产品肉质鲜美,畅销市场。同时,这里的水稻种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产大米品质优良,口感软糯。绕阳河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绕阳河的自然风光和渔业文化,开发了一些水上娱乐项目和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二、历史溯源与文化脉络
黑山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境内已确定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如大兴大吴台、芳山镇蛇盘山、大虎山等地,具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特征,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八千年的查海文化。这一时期,黑山就已有大量人类居住。经文物普查考证,在英城子、镇安乡、白厂门、段家等地发现这一时期的历史遗迹达一百多处。大致明确年代的有白厂门的三台子遗址及英城子歪脖山遗址为商周时期,最为明确的是段家乡蛇山子汉墓群及汉代生活遗址为西汉时期。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辽宁省考古学专家王长生认为这里可能是汉代无虑县的县址所在,无虑县因其西有医无虑山(医巫闾山)而得名。
三国时期,曹操灭乌桓和司马懿攻打公孙渊,战事殃及黑山,特别是司马懿在平定公孙渊后强令汉族人南迁中原,致使这一地区人烟稀少。县文物所现存几件出土的隋唐时期器物,专家认定皆是军事用品,间接证明了隋炀帝及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途径黑山的史实及传说。
契丹民族崛起于医巫闾山,建立辽。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之后,曾强迁大批渤海国居民至辽东,黑山居住民开始逐渐增多。金灭辽后,在与宋朝的战争中,继续强迁汉族人口到金朝内地。大定29年(1189年)金设望平县于粱渔务(姜屯土城子)。明洪武20年(1387年),朱元璋平定北元纳哈楚部,黑山纳入明朝版图。入清以后,特别是1860年清政府向流民开放关东,大批闯关东者涌入关外。光绪28年(1902年)为了消除匪患、清除鞭长莫及之弊,在广宁(北镇)新民之间的“小河山”置官设县,名镇安县(并于小三家子设镇安分县)。1914年1月,因与陕西镇安县同名,改名为黑山县。
在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人物。道教武当派宗师张三丰,相传是辽东懿州梁鱼务人,即今锦州市黑山姜屯镇土城子村人。他创立了三丰派,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其道家思想和武术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胜景与古迹
(一)黑山阻击战101高地景区
1948年深秋,辽沈战役的关键阶段,黑山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战场。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蒋介石急令廖耀湘率12万精锐“西进兵团”夺回锦州。若让其西进,锦州可能得而复失,沈阳、长春的50万国民党军也将获得南逃入关的机会。10月15日锦州解放当日,林彪急电第十纵队“死守黑山三日,为主力回师合围争取时间!” 3万手持步枪的解放军将士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直面四倍于己的机械化敌军。第十纵队抵达后,当地农民用独轮车运来门板、麻袋,妇女拆下房梁加固战壕,2000民众连夜将101高地垒成钢铁堡垒。当24日晨廖耀湘集中4个师猛攻101高地时,这座低矮的丘陵成为埋葬国民党东北战略的关键所在,最终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101高地遗址,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历史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激励着后人珍惜和平,传承红色基因。
(二)龙湾水库
龙湾水库位于黑山县城西北部18千米处,建成于1958年,属国家中型水库,也是锦州地区最大的水库 。该水库占地面积亩,其中库区面积亩。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21平方千米,总库容为7019万立方米,防洪库容为458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95万立方米,兴利水面达8000亩。这里水质清澈,周围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水库边垂钓,享受宁静的时光;也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湖光山色;还能在周边的农家乐品尝到新鲜的鱼宴,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三)蛇盘山
蛇盘山位于黑山县芳山镇,山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这里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各种形状的岩石,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蛇盘山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山上有多宝塔及摩崖造像,这些古迹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前来登山游玩,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四)新立屯关帝庙
新立屯关帝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庙内供奉着关羽的神像,关羽以其忠义的形象深受人们敬仰。每年都有众多信徒前来朝拜,香火旺盛。关帝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庙内保存着一些古老的碑刻和文物,这些都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关帝庙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四、民俗与美食
(一)民俗风情
黑山县是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清代闯关东的艺人与本土秧歌相互碰撞,在黑山的集市上孕育出了独特的二人转文化。二人转表演形式活泼,融合了唱、说、做、舞等多种元素,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有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每逢节日或庆典,人们都会邀请二人转表演团队进行演出,热闹的表演为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
此外,黑山县还有传统泥塑彩绘、黑山玛瑙雕、黑山皮影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泥塑彩绘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展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黑山玛瑙雕利用当地丰富的玛瑙资源,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黑山皮影戏则通过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