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营口市《站前区》

站前区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区中北部,是营口市的中心城区。区域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4平方公里,位于营口监狱的新建办事处面积48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6月,站前区下辖八田地、建丰、建设、跃进、东兴、新建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40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6.4万人,常住人口23.62万人。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站前区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初,当时其西部的荣魁里、互助里、菜市里称为东营子。1840年时,东营子筑有三义庙,境内还有唐官屯(今中兴里)、邰家屯(今富强里)等几个居民村落。

 

1861年营口代替牛庄开为通商口岸后,英、法、美等国在东营子的三义庙附近设置领事馆,欧美洋行、银行也集中于此,这里逐渐成为繁华之地。1864年,清政府在此设置了山海常关(俗称东海关),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的贸易发展。

 

1899年,俄国将东中铁路支线延伸到营口牛家屯,并修建火车站和码头,使今东风街道办事处一带成为居民集聚地。1900年,沙俄借镇压营口义和团运动之机,军事占领营口,在区境内建立俄国军事统治机构“营口民政厅”。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营口,强行在境内开辟“新市街”为日本居留民地。1906年日本归还营口,站前辖区随营口重新隶属于清政府管辖。

 

此后,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更,1957年营口市内调整区划,设站前、新华、西市3个区,站前区之名由此沿用迄今。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站前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作为营口的商贸中心,这里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从建筑风格到生活方式,都能看到历史变迁的痕迹。同时,辽河文化也在这里深深扎根,大辽河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带,还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必游景点

 

- 楞严禅寺:位于营口站前惠滨路,建成于1931年,为东北四大禅林之一。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部佛像庄严,香火旺盛。寺内环境清幽,是人们拜佛祈福、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