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辽阳市《灯塔市》

辽宁灯塔市,这座位于辽宁省中部、辽阳市北部的县级市,总面积达1167平方公里。它下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193个行政村、18个社区,人口35.5万,汇聚了汉、满、回、蒙古、朝鲜等24个民族,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铸就了灯塔市独特而多元的地域文化。

 

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城市变迁

 

灯塔市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在这片土地上,考古发掘出的青铜时代遗址及石器、陶器等遗物,见证了远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痕迹。此后,历经奴隶制社会,到战国时期,灯塔市境内迎来了重要的建置变革。燕将秦开破东胡后,设置辽东、辽西等5郡,辽东郡首府设在襄平(即今辽阳市),此时灯塔市境内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

 

从战国到秦汉、三国、西晋时期,尽管大的建制有所变化,但灯塔市境内始终隶属于辽东郡襄平县。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高句丽占领襄平,并修筑白崖城,其所在地便是如今灯塔市西大窑镇官屯村所辖的燕州城山城。这座山城历经北朝、隋,直至唐初,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公元668年,唐高宗设置安东都护府,灯塔市境内属安东都护府辽城州都督府。

 

辽金时期,灯塔市境内大部分区域属辽阳府辽阳县,东部则属白岩县和石城县。元代,这里归辽阳行省辽阳路辽阳县管辖。明代,境内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辖定辽前卫、定辽后卫。

 

清代初期,实行旗、民分治。灯塔市境内的旗人由辽阳城守尉管理,隶属奉天副都统;民人则由盛京奉天府辽阳州统辖。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廷设辽阳府,下辖辽阳县,灯塔市境内属辽阳府辽阳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辽阳县升为辽阳州,属奉天府管辖,灯塔市境内亦属奉天府辽阳州。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奉天府改为奉天省,灯塔市境内属奉天省辽阳州。民国二年(1913年),辽阳州改为辽阳县,境内属奉天省辽阳县。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辽阳县属辽沈道,灯塔市境内属奉天省辽沈道辽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奉天省改为辽宁省,灯塔市境内属辽宁省辽阳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1932年,辽宁省改为奉天省,灯塔市境内属奉天省辽阳县。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灯塔市境内先后属奉天省辽阳县、辽宁省辽阳县和安东省辽阳县。1948年10月末,灯塔市境内获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4月,撤销辽宁省,成立辽东省,并实行市县分治,灯塔市境内属辽东省辽阳县。1954年7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灯塔市境内属辽宁省辽阳县;1956年2月,省下设辽阳专区,灯塔市境内属辽宁省辽阳专区辽阳县;1958年,撤销专区,1959年1月,撤销辽阳县,行政区域并入辽阳市划归鞍山市领导 ,灯塔市境内属辽宁省鞍山市辽阳市;1961年4月,恢复辽阳县,仍实行市县分治, 灯塔市境内属鞍山市辽阳县;1965年12月,建立辽南专区, 辽阳县属辽南专区领导, 灯塔市境内属辽南专区辽阳县;1968年6月,撤销辽阳县,其行政区域并入辽阳市,同年9月,设立灯塔区,灯塔市境内属于辽宁省辽阳市;1980年4月,撤销灯塔区,设立灯塔县,灯塔市境内属辽宁省辽阳市;1996年8月,撤销灯塔县,设立灯塔市,一直延续至今 。

 

在灯塔市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中抗日名将李兆麟便是灯塔市的骄傲。李兆麟出生于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他自幼怀有爱国之志,勤奋好学。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李兆麟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率领抗联战士在白山黑水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李兆麟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灯塔市人民,成为了灯塔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乡镇风采:各有千秋的地域特色

 

- 佟二堡镇:佟二堡镇是灯塔市的经济重镇,以皮草产业闻名遐迩。这里汇聚了众多皮草品牌和商家,拥有大规模的皮草交易市场。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佟二堡镇形成了完整的皮草产业链。皮草产品款式多样,品质优良,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除了皮草产业,佟二堡镇的商业氛围也十分浓厚,配套设施完善,有各类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近年来,佟二堡镇不断加大对皮草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成为东北亚最大皮装集散中心,年交易额突破千亿,成为灯塔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铧子镇:铧子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抗日名将李兆麟的故乡,李兆麟故居就坐落在铧子镇后屯村,这里陈列着李兆麟将军的主要生平事迹、遗物及诗文字画,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铧子镇的煤炭资源曾经十分丰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煤炭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资源的整合,铧子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如今,铧子镇在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张台子镇:张台子镇交通便利,长大铁路、沈海高速公路、202国道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这里的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化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镇内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在农业方面,张台子镇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农产品品质优良,畅销周边地区。此外,张台子镇还注重文化建设,拥有多个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沈旦堡镇:沈旦堡镇地处灯塔市西北部,东与柳条寨镇接壤,东东南与佟二堡镇浪中沟村相连,西隔浑河与沈阳市辽中县长滩镇相望,北与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街道相连。相传清顺治十年,有位沈大人死后葬于此地,故称沈大人堡,后俗称沈旦堡。沈旦堡镇境内地处浑太冲击平原,北高南低,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是灯塔市重要的农业产区。这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其中灯塔大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沈旦堡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辽峰葡萄、北虫草等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同时,沈旦堡镇的养殖业也较为发达,养殖了大量的家禽家畜。

 

- 西大窑镇:西大窑镇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燕州城遗址就位于西大窑镇城子山上,这座山城是东晋时期高句丽的军事要塞白岩城,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征战过的地方。古城依山势而建,城墙用大块方石垒砌,保存基本形态。山顶有望台,城内还存有\"石城风安保国寺\"碑首一截。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到壮丽的山川风光。此外,西大窑镇的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主要有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 柳河子镇:柳河子镇位于灯塔市东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柳河子镇的旅游景点有葠窝水库,它是辽宁省大型水库之一,大坝壮观,库水浩渺,自然景观优美,四季各异,周围植被覆盖率超90%,有奇花异草、山珍野果,还有狡兔、山鸡、鸿雁等野生动物。景区内有山门区、服务区、登山区等多个区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玩体验。在农业方面,柳河子镇主要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其中苹果、梨等水果口感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 大河南镇:大河南镇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产业。农业上,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项目,如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大河南镇的花卉种植基地规模较大,种植的花卉品种繁多,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周边城市。在工业方面,大河南镇形成了以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多家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此外,大河南镇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