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铁岭市《银州区》(第2页)
柴河街道位于柴河河畔,水资源丰富。这里的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同时,柴河街道也注重民生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铁西街道是银州区的工业集中区,拥有众多工业企业,涵盖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多个行业。铁西街道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积极推动绿色工业的发展。
铜钟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等。铜钟街道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辽海街道是银州区的新兴区域,近年来发展迅速。这里有许多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商业综合体,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辽海街道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积极打造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红旗街道是银州区的政治中心,许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坐落于此。红旗街道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多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龙首山风景区
龙首山因山势宛如巨龙昂首而得名,虽海拔不高,却风景优雅。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每逢春季,杏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粉红,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健身、踏青赏花。山上景点众多,有太阳庙,庙内供奉着太阳神,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古碑林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碑刻,记录着银州区的历史变迁;慈清寺历史悠久,寺内香烟缭绕,佛音阵阵,寺内建筑错落有致,大雄宝殿庄严肃穆,观音阁精巧别致,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祈福。登上龙首山山顶,可以俯瞰银州区的全貌,城市的繁华与宁静尽收眼底。
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位于龙首山下,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也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清代园林式建筑群 。它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清代谪居铁岭的郝浴创建。郝浴是清顺治年间的进士,因弹劾权贵吴三桂被贬谪到铁岭。在铁岭居住的近十八年里,他在此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经典。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离开铁岭时,将自家居所献出正式命名为“银冈书院”。此后,银冈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1910年,周恩来曾到此读书,为这座书院增添了更为独特的历史意义。
银冈书院占地面积约88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东西排列的三个院落。中院是郝浴最初所建的宅院,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正房三间为文昌宫,陈列着有关书院历史的文献资料和文物,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悠久的历史。院内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曾是书院学堂,周恩来当年在此研习古文和书法。东院名为“银园”,是一处仿古园林建筑,有莲池、假山、亭台、画阁等,环境清幽雅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西院现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与周恩来相关的文物、照片和史料,生动地展示了他在此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如今,银冈书院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不仅是研究古代书院文化和东北地区教育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铁岭白塔
铁岭白塔位于银州区内,是一座古老的佛塔。它始建于辽代,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砖塔,通高约30米。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每层塔檐下都悬挂着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塔身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花卉等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铁岭白塔不仅是银州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研究辽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银州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东北特色。在传统节日期间,如春节、元宵节等,这里会举办各种热闹的庆祝活动。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氛围。元宵节时,街上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和舞龙舞狮表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欣赏表演,共度佳节。
二人转是银州区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动作而闻名。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生动的表演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深受当地人民和游客的喜爱。无论是在剧院里,还是在乡村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二人转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观众们常常被逗得开怀大笑,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银州区的特色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铁岭牛肉火勺是当地的传统名吃,外皮酥脆,内馅鲜嫩多汁,香气扑鼻。它的制作工艺独特,选用优质的面粉和牛肉,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吃的时候,可以搭配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羊杂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与牛肉火勺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