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吉林省(第2页)
装备制造业涵盖了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通用机械等多个领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先进水平,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广泛应用,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机械方面,吉林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生产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性能优良,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医药健康产业是吉林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以通化市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通化被誉为“中国医药城”,拥有修正药业、万通药业等众多知名药企。这些企业在中药研发、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同时积极发展化学药、生物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药物品种,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8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577.64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8193.79亿元,增长4.4%。
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文化特色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汉、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主要以长白山文化和黑土地文化为代表。
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长白山被视为满族的发祥地,在满族文化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围绕长白山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关于长白山神的传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长白山的自然风光也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此外,长白山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如采参习俗。采参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采参礼仪和禁忌,他们敬畏自然,遵循传统,这些习俗传承至今,成为长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土地文化则与吉林省广袤的黑土地和发达的农业息息相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人们辛勤耕耘,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东北二人转就是黑土地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融合了说唱、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演员们通过生动的唱腔、夸张的动作和诙谐的对白,展现了东北人民的生活百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二人转的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也有反映现代生活的新剧目,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吉林省还有5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朝鲜族农乐舞便是其中之一。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农民在劳动和节日中表演的传统舞蹈,通常由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等多个部分组成,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乐器,如长鼓、伽倻琴等,边奏边舞,节奏欢快,场面热烈,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祈愿。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艺术,艺人用蒙古语说唱故事,内容涵盖历史、神话、传说、爱情等多个方面。表演时,艺人手持四胡,自拉自唱,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朝鲜族跳板秋千也是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跳板时,姑娘们身着鲜艳的朝鲜族服饰,在跳板上轻盈地跳跃、翻转,展示出优美的身姿和高超的技巧;秋千则是朝鲜族妇女展现勇敢和活力的舞台,她们在空中荡起秋千,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吉林省还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区。人参在吉林省的种植和采挖历史悠久,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长期的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参文化,包括人参的种植技艺、炮制方法、药用价值研究以及相关的民俗传说等。
吉林省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洞沟古墓群、渤海中京遗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等95处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沟古墓群位于集安市,是高句丽王朝的古墓群,这里埋葬着高句丽的国王、贵族和平民,古墓的建筑风格独特,壁画内容丰富,反映了高句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于研究高句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渤海中京遗址位于和龙市,是渤海国五京之一,曾经是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遗址内保存了宫殿、寺庙、城墙等建筑遗迹,展示了渤海国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见证了渤海国的繁荣与兴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早期建筑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这些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载着老一辈汽车人的奋斗精神和创业历程,是工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七、交通与对外交流
吉林省是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京哈铁路贯穿吉林南北,它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不仅承担着大量的客运任务,还为吉林省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吉林省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除了京哈铁路,吉林省还有众多铁路线路纵横交错,连接省内各个城市和重要经济节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些铁路线路为吉林省的煤炭、粮食、汽车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提供了保障,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吉林省境内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航线覆盖国内外众多城市。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开通了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强了吉林省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通过该机场,吉林省的游客可以便捷地前往世界各地旅游、商务出行,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游客前来吉林省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此外,吉林省还有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长白山机场等多个支线机场,这些机场进一步完善了吉林省的航空运输网络,为地区的旅游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在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的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文化、旅游、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吉林省是全国9个边境省份之一,有各类型口岸21个。这些口岸在吉林省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珲春口岸是吉林省对俄开放的重要口岸,通过该口岸,吉林省与俄罗斯在木材、能源、农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珲春口岸还积极发展边境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异国风情。
图们口岸是吉林省对朝开放的重要通道,在中朝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双方通过图们口岸进行商品交换,涉及服装、食品、机电产品等多个领域,促进了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吉林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领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如中国长春国际电影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电影人和观众参与,展示了优秀的电影作品,促进了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影节,吉林省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建立了联系,推动了电影创作、发行、放映等环节的发展。
在旅游方面,吉林省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每年冬季,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游客纷纷来到吉林省体验冰雪运动,观赏雾凇景观,感受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民俗风情。吉林省还积极与国外旅游机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