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长春市》(第2页)
代管的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农业发达,在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植方面颇具规模,农产品加工产业也较为成熟。榆树市是着名的“天下第一粮仓”,粮食产量高,品质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贡献突出,同时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德惠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农业基础雄厚,在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成绩显着,产品畅销国内外。
农安县是长春市下辖的唯一县,历史文化悠久,是辽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如农安辽塔等。农安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些区域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着长春市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协同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政治发展:稳定的治理架构
长春市的政治发展围绕着党的领导展开,各级政府部门、人大、政协等机构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共长春市委是城市发展的领导核心,负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决策,引领长春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前进。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监督政府工作、审议法规、决定重大事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城市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求。长春市人民政府则承担着具体的行政管理职责,负责执行国家政策和落实地方发展规划,涵盖经济、教育、卫生、交通等各个领域,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委员会汇聚各界精英,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长春市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四、经济特色:产业多元发展
长春是吉林省的经济中心,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汽车产业是长春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第一家整车制造企业一汽集团坐落于此。一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旗下品牌众多,涵盖轿车、suv、商用车等多个领域。从早期的解放牌卡车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一汽不断创新发展,带动了长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众多零部件企业为整车生产提供配套支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使长春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农产品加工业依托长春周边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长春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粮食产量高,品质优。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各类食品、饲料等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像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装备制造业也是长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在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代表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先进水平,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广泛应用,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名片。在农业机械方面,长春的企业生产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性能优良,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助力农业的发展。
此外,长春在医药、光电、氢能、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在积极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入驻,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等创新平台不断发展壮大,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长春经济向高质量、创新型方向发展。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长春市地区生产总值76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五、文化魅力:多元文化融合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作为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长春保存了众多历史古迹,如伪满皇宫旧址、伪满洲国“八大部”旧址等,这些建筑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时刻警醒着人们勿忘国耻。伪满皇宫旧址是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内部陈列着大量与伪满洲国历史相关的文物和资料,通过参观可以深入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