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春市《二道区》(第2页)
四、必游景点
1. 劳动公园:这座公园有着独特的历史和迷人的景色。它在沦陷时期叫“莲花泡”,因泡子里生长着莲花而得名 。如今,已被改造成供群众休憩的免费公园,成为了二道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内湖水清澈,湖面上荷叶田田,莲花盛开时,满湖的粉色花朵与翠绿荷叶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公园内绿树成荫,有许多蜿蜒的小径,人们可以漫步其中,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此外,公园还设有健身区域、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无论是清晨锻炼的老人,还是周末游玩的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2. 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虽然它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但也有着独特的参观价值。这里汇聚了众多物流企业和商贸公司,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之一。来到这里,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繁忙的货物运输场景,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流程。开发区内的建筑风格现代简约,规划布局合理,展现出了二道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活力与成就。对于对物流行业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3. 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建成的长春革命烈士陵园 。历经多年发展,1998年市区周边散葬的烈士陵墓统一迁移至此。这里集中安葬了早期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912位革命烈士,其中无名烈士524位,朝鲜人民军烈士79位 。走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着众多烈士的遗物、事迹介绍等,通过这些展品和资料,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在二道区,虽没有声名远扬的大型古刹、寺庙与道观,但分布着一些小型的宗教场所,它们默默承载着当地部分居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这些场所建筑风格质朴,虽规模不大,却也有其独特的韵味。每逢宗教节日,周边的信徒会前来祈福、诵经,香火虽不旺盛,但也为二道区增添了一份宁静祥和的宗教文化氛围,成为了二道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六、历史遗址
二道区留存着一些见证其历史变迁的遗址。比如,曾经的二道河子河道遗址,虽如今河水早已干涸,但它承载着二道区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昔日的乡村田野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区域的过程。还有日伪时期留下的一些建筑遗址,这些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殖民时期特征,它们是日本侵略东北的历史见证,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虽然这些遗址有的已破旧不堪,但它们对于研究二道区的历史、日本殖民统治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七、民俗风情
二道区的民俗风情充满浓郁的东北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一进入腊月,大街小巷就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家家户户开始忙着采购年货,做粘豆包、蒸年糕等传统美食。到了除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各种丰盛的菜肴,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等东北特色美食。饭后,孩子们会出去放鞭炮,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共度温馨的夜晚。元宵节时,人们会吃元宵,街头还会有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插艾草,以祈求平安健康。
在民间艺术方面,二人转是深受居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夸张的表演动作和独特的唱腔,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大秧歌也是二道区常见的民俗活动,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广场,都能看到人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或手帕,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扭起大秧歌,展现出东北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二道区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民间艺人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八、特色美食
1. 东北炖菜:这是二道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以食材丰富、味道浓郁着称。常见的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等。猪肉炖粉条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和爽滑劲道的粉条,猪肉的油脂融入粉条中,粉条吸收了肉香,吃起来软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小鸡炖蘑菇则是将鸡肉与榛蘑搭配,榛蘑独特的香气为这道菜增添了别样的风味,鸡肉鲜嫩,汤汁浓郁,十分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