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吉林省《辽源市》(第2页)
藏在山林深处的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森林公园红叶岭位于东辽县金州乡,这里有东北面积最大的五角枫林。每到秋季,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与波光粼粼的鴜鹭湖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鴜鹭湖湿地公园地域辽阔,自然风光旖旎,是鸟类迁徙的驿站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
(二)人文风貌
辽源的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福寿宫位于辽源市龙首山南麓,被誉为东北最大的道观之一,其标志性建筑华夏玄门第一楼——辽源魁星楼气势恢宏。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后经多次修缮扩建,如今已成为辽源市的文化地标。登上魁星楼,可俯瞰辽源市区的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
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辽源掠夺煤炭资源、残害中国矿工的历史。馆内陈列着日本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矿山所用的生产设备、文化与生活设施,还有与矿工息息相关的生产及生活用品,如牛世清的工票、史志大钟、《西安矿业十年史》日文版、劳工证、在籍证明、矿山用日式大型绞车、日立制变压器、电动机等,这些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警示人们珍惜和平。
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属日式建筑,位于辽源市人民大街4907号。战俘营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2004年被发现,2015年8月旧址展览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展览馆建筑面积为2097平方米,旧址广场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展览馆内部展陈文物400多件。这里见证了二战期间盟军战俘的悲惨遭遇,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地。
四、必游景点与景观
(一)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丰县中部沙河镇境内,地处长白山系哈达岭余脉,公园总面积5186公顷,最高峰海拔620米,是辽源市的第一高峰。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有林地面积400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6%。公园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600余种,野生动物30余种。寒葱顶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登上寒葱顶,可远眺群山连绵,俯瞰林海茫茫,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
(二)辽源市博物馆
辽源市博物馆位于辽源市区中心的龙首山南麓、东辽河畔,初建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关东有名道观福寿宫内的魁星楼一、二层,于2006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了历史、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一件件文物和史料,展示了辽源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是了解辽源的重要窗口。
(三)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
朝阳村坐落在东辽河畔,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民俗文化浓郁。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东北农村的淳朴与热情。村里还经常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满族传统婚礼表演、农民画创作展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
五、民俗风情与特色味道
(一)民俗风情
辽源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在传统节日里,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元宵节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举办热闹的灯会和舞龙舞狮表演,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满族的传统习俗在辽源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满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满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满族饮食以粘食、肉食为主,如粘豆包、萨其马、白肉血肠等,味道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满族的传统民居一般为四合院形式,房屋建筑风格体现了满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二)特色味道
辽源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首推东辽黑猪肉,东辽黑猪是吉林地方良种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用东辽黑猪肉制作的红烧肉、溜肉段等菜肴,口感醇厚,肥而不腻,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粘豆包也是辽源的特色美食之一。它以黄米面为皮,以红豆沙为馅,经过蒸制而成。粘豆包色泽金黄,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是当地人喜爱的传统美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