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通化市《柳河县》(第3页)

 

六、历史遗址

 

罗通山城

 

罗通山城是柳河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始建于高句丽时期,后经渤海国、辽金时期续建,是东北亚地区少见的大型军事古城。城墙沿山脊修建,总长约7.5公里,最高处达10米,由夯土与石块混合筑成,设有马面、瓮城、烽火台等防御设施,可清晰看出不同时期的建筑痕迹。城内发现多处居住遗址、窖穴与墓葬,出土过陶器、铁器、兵器等文物,现部分展品陈列于柳河县博物馆。山城地势险要,扼守古代交通要道,见证了东北边疆民族的更迭与融合。

 

钓鱼台遗址

 

钓鱼台遗址位于凉水河子镇的河岸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出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夹砂陶器,其中以石镞、石斧、陶鬲最具代表性,反映了当时先民的渔猎与农耕生活。遗址旁有一处天然石台,临河面水,相传为古代先民钓鱼聚会之所,“钓鱼台”由此得名。如今遗址已建立保护围栏,设有说明牌介绍考古发现,是了解柳河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窗口。

 

娘娘库遗址

 

娘娘库遗址位于姜家店朝鲜族乡,是一处辽金时期的村落遗址。遗址内可见房屋基址、灶台、灰坑等遗迹,出土过辽代白瓷片、金代铜镜、铁制农具等物品,表明当时这里是一处农业与手工业兼具的聚居地。据考证,“娘娘库”为满语音译,意为“盛产粮食的地方”,印证了当地自古便是农耕发达的区域。遗址周边仍保留着大片农田,古今农耕场景在此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七、民俗风情

 

柳河县的民俗风情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缩影,各民族在长期共处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满族的传统习俗在部分村落仍有保留,如“狩猎节”(每年秋季),村民会身着传统皮袍,展示弓箭制作、猎犬训练等技艺,晚上举行篝火晚会,吟唱满族民歌。满族婚俗中的“插车”“坐福”等仪式,虽简化了流程,但核心寓意仍在传承。饮食上,苏子叶饽饽、酸汤子是节庆必备,其中酸汤子以玉米发酵制成,口感滑嫩,搭配肉酱食用风味独特。

 

朝鲜族的民俗活动充满活力,罗通山镇、姜家店乡等地的朝鲜族村落,每逢“岁首节”(春节),村民会穿韩服祭祖,年轻人进行跳板、荡秋千比赛,姑娘们则聚在一起制作打糕,将糯米捶打至软糯,再蘸上黄豆面分食。“秋夕节”(中秋节)时,全家会围坐赏月,吃松饼(以米面制成,内包豆沙或苏子馅),讲述祖先迁徙的故事。朝鲜族的伽倻琴演奏、长鼓舞常出现在节庆场合,节奏明快,舞姿舒展,展现出民族的乐观天性。

 

汉族的传统节庆在柳河占据重要地位,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元宵节举办灯会猜灯谜,端午节挂艾蒿、系五彩绳、吃粽子。柳河镇的“二月二庙会”已有百年历史,庙会上有舞龙舞狮、皮影戏、扭秧歌等表演,商贩售卖农具、小吃、玩具,热闹非凡,是城乡物资交流与民俗展示的重要平台。

 

多民族共居也催生了融合性民俗,如朝鲜族的辣白菜制作技艺被汉族村民借鉴,改良出更符合本地口味的版本;满族的萨满舞蹈元素融入汉族秧歌,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这种文化交融,让柳河的民俗风情更加丰富多元。

 

八、特色美食

 

柳河大米

 

柳河地处长白山余脉,黑土肥沃,水源来自山泉水与辉发河支流,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条件。柳河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煮饭时米香浓郁,口感软糯有嚼劲,冷饭不回生。其中“姜家店大米”因种植在火山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作为馈赠佳品。当地吃法多样,可做手抓饭、大米发糕,或搭配朝鲜族辣白菜制成石锅拌饭。

 

山野菜宴

 

柳河山林茂密,盛产刺老芽、蕨菜、婆婆丁、柳蒿芽等山野菜,春季采摘后成为餐桌上的珍品。刺老芽焯水后清炒或蘸酱,口感脆嫩微苦,富含维生素;蕨菜可腌制成咸菜,或与肉同炒,味道清香;婆婆丁(蒲公英)常用来凉拌或做汤,有清热解毒之效。农家乐推出的“山野菜宴”,将多种野菜搭配玉米饼、鸡蛋酱,还原山林的质朴风味,是体验乡土饮食的必选。

 

参宴

 

作为“参乡”,柳河将人参融入饮食,开发出系列参宴。人参鸡汤是经典菜品,将老母鸡与鲜参同炖,汤清味鲜,滋补养身;人参酒以高度白酒浸泡人参,口感醇厚,适量饮用可驱寒;还有人参糖、人参糕等甜点,将参粉与麦芽糖、糯米混合,中和了人参的苦味,适合大众口味。在云岭野山参风景区、参乡水街等地,可品尝到正宗的参宴料理。

 

东北铁锅炖

 

这道东北名菜在柳河有着独特做法,选用本地散养的鸡肉、排骨或水库鱼,搭配土豆、豆角、玉米等食材,放入特制大铁锅,加豆瓣酱、酱油等调味,盖上锅盖焖煮。炖至汤汁浓稠时,在锅边贴上玉米饼或白面卷子,让饼子吸收汤汁的精华。起锅时香气四溢,肉质软烂,蔬菜入味,饼子外焦里嫩,是寒冬里暖身暖心的美食,适合多人分享。

 

朝鲜族风味

 

朝鲜族聚居区的美食独具特色,冷面以荞麦面为主,搭配牛肉汤、辣白菜、鸡蛋、黄瓜丝,汤料加冰后酸甜爽口,夏季食用解暑;辣白菜以白菜为主料,用辣椒面、大蒜、生姜等腌制,酸辣开胃,可直接吃或炒肉、做汤;打糕则是将糯米蒸熟后用木槌捶打,口感软糯,蘸白糖或豆沙食用,是节庆必备甜点。在三源浦镇、姜家店乡的朝鲜族餐馆,可一站式品尝这些风味。

 

九、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 春季(4-5月):适合踏青、采山野菜,罗通山的山杏花、三仙夹公园的野花竞相开放,参乡水街刚开街,游客较少,可从容体验。

 

- 夏季(6-8月):气候凉爽,适合避暑,三仙夹森林公园、云岭风景区植被茂密,是森林康养的好时节,参乡水街的夜间演艺尤为热闹。

 

- 秋季(9-10月):罗通山、四方顶子的枫叶变红,稻田金黄,适合摄影,此时可采摘葡萄、山梨等水果,品尝新米。

 

- 冬季(12-2月):三仙夹滑雪场开放,适合滑雪、赏雾凇,朝鲜族村落的“冰雪节”有冰雕、雪地拔河等活动,体验东北冬日乐趣。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

 

- 航空:通化三源浦机场位于柳河县三源浦镇,开通至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的航班,机场有大巴直达柳河镇,车程约40分钟。

 

- 铁路:梅集铁路穿境而过,柳河站有列车往返长春、通化、沈阳等地,长春至柳河约3.5小时,沈阳至柳河约2.5小时。

 

- 公路:鹤大高速、集双高速在柳河境内设有出口,长春、通化、白山等地有长途客车直达柳河镇客运站,班次密集。

 

- 内部交通:

 

- 县域内有公交线路连接各乡镇,柳河镇至罗通山镇、三源浦镇等主要景点每日6-8班,车程1-1.5小时。

 

- 景区间可包车或打车,柳河镇到罗通山约50元,到三仙夹公园约30元。

 

- 自驾更灵活,导航搜索“柳河罗通山”“参乡水街”等目的地,沿途道路平整,景区多有停车场。

 

住宿建议

 

- 柳河镇内住宿选择丰富,从经济型酒店到商务宾馆均有,设施完善,靠近餐饮街与购物中心,适合初次到访或注重便利的游客。

 

- 景区周边民宿更具特色,如罗通山脚下的农家院,提供火炕房与山野菜餐,清晨可听鸟鸣起床;三仙夹公园附近的森林民宿,木质结构房屋掩映在松林中,适合追求静谧的游客。

 

- 参乡水街内有主题客栈,部分房间装饰融入人参、江南水乡元素,步行即可体验街区夜景与演艺,适合沉浸式游玩。

 

行程规划建议

 

- 一日游:上午游览罗通山,登古城墙、看历史遗迹,中午在山脚下吃铁锅炖;下午前往参乡水街,乘船游览、看非遗表演,傍晚品尝参宴或朝鲜族美食后返程。

 

- 两日游:第一天上午到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逛寺庙、森林徒步,中午在园内餐厅吃山野菜;下午去三仙夹寺祈福,住景区民宿。第二天上午参观云岭野山参风景区,了解参文化;下午前往参乡水街,体验手作活动,晚上看水街夜景后返程。

 

- 三日游:前两日按两日游行程,第三天上午去姜家店朝鲜族乡,体验打糕制作、学跳长鼓舞;下午到柳河镇逛农贸市场,购买大米、山野菜干等特产,结束行程。

 

注意事项

 

1. 山区景区(如罗通山、三仙夹)早晚温差大,即使夏季也需带薄外套;秋季多雨,建议备防水鞋;冬季严寒,需穿羽绒服、防滑靴,戴围巾手套。

 

2. 采参有严格的季节与规定,禁止在非指定区域私自挖掘野山参,景区内的体验活动需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

 

3. 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进入朝鲜族家庭需脱鞋,参与萨满仪式时保持安静,不随意触碰宗教器物。

 

4. 购买人参、蜂蜜等特产时,选择正规店铺,索要票据;山野菜需经充分加热后食用,避免肠胃不适。

 

5. 参乡水街夜间人流较大,保管好随身物品;乘船时穿救生衣,遵守船员指引。

 

柳河县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多元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东北旅游的独特目的地。从罗通山城的千年遗迹到参乡水街的现代风情,从满族萨满的古老吟唱到朝鲜族长鼓的欢快节奏,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味道,都在诉说着多民族共生的故事,等待着游客去探寻、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