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通化市《集安市》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集安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那时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这里已筑有城池,据考可能是盖马国南境。公元前107年(汉元封四年),在此设置西盖马县,属玄菟郡。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称高句丽。朱蒙借助当地居民支持,将高句丽政权疆域扩大至鸭绿江中游和浑江中下游地区,后建都于纥升骨城(桓仁县五女山城)。公元3年(西汉元始三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从桓仁迁都于国内城,也就是如今的集安市城区,集安自此成为高句丽的王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高句丽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涵盖吉林省东部、辽宁省东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 。
公元209年(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孙康出兵袭击高句丽,山上王延优被迫放弃国内城,迁都丸都山城。公元224年(魏黄初五年),曹魏名将毋丘俭率步骑万人,直捣丸都城,使其遭到毁灭性破坏。到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第20代王长寿王迁都平壤,但集安依旧人口稠密,经济繁荣。高句丽主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与历代王朝保持隶属关系,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管辖的地方政权。高句丽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深远,儒、佛、道文化盛行,其坚固的山城、雄伟的陵墓、辉煌的古墓壁画,都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唐朝在集安设哥勿州都督府,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辖集安。7世纪末,集安为渤海国西京鸭绿府桓州丸都县。辽灭渤海后,在集安仍置桓州。金为婆速府路管辖。元朝属辽阳路的东宁府辖。明朝属建州卫。清朝初年,集安为封禁区,荒芜了200余年。1877年(清光绪三年)弛禁,置通沟分防巡检。1895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因长白山地区农民起义反清,朝鲜骚扰边境,加之“韩民越垦,交涉日繁” 。1902年7月5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一),奉天将军曾祺奏请划老岭北通化县的聚字五保、老岭南桓仁县的和字六保,设立辑安县,县城设在鸭绿江右岸洞沟平原的国内城旧址。“辑安”之意为收拢整治、安抚息宁,有收拢民心,使地面安宁之意。民国时期定为三等县,沦陷时期定为丙类县。1911年(清宣统三年),属东边道。1929年(民国十八年),属辽宁省。沦陷时期,辑安先后属奉天省、安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通化专区。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1965年将辑安县改为集安县,取集体安宁之意。1988年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集安留存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7月1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集安成为全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也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处独立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这些古迹见证了集安曾经的辉煌,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乡镇简介
截至2022年10月,集安市辖4个街道、9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
- 团结街道:作为集安市的重要城区街道,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区域之一,商业氛围浓厚,拥有众多商场、超市和商业街,满足居民和游客的日常购物需求。同时,这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有多所学校和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便利。街道内还有多个社区,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 黎明街道:同样位于城区,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这里有许多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舒适。街道内有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是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黎明街道还注重文化建设,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通胜街道:该街道既有城市的现代化风貌,又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元素。在通胜街道,能看到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和老街巷,它们见证了集安的发展变迁。街道内的产业多样,不仅有商业,还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制造业。同时,通胜街道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 城东街道:地处城市东部,与周边乡镇接壤。这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一定比重,有许多农田和果园。城东街道的农产品丰富,水果品质优良,如苹果、梨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东街道也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一些新的住宅小区和商业设施正在逐步建设。
- 青石镇:位于集安市东部边境,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三面环绕鸭绿江与邻国隔江相望 。特色种植品种有五味子、葡萄等。镇内水质纯净无污染,为野生花鲢鱼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鱼肉紧致细嫩、味道鲜美。登上云峰湖观景平台,可近距离观看玉湖飞瀑的壮丽场面;泛舟湖上,能看到邻国人民劳动生息的身影,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感受异国情调,是观光旅游、休憩度假的胜地。
- 榆林镇: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这里的林业经济较为发达,木材加工是当地的一项重要产业。同时,榆林镇也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一些适应山区环境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中药材、山野菜等。镇内的自然风光优美,有许多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一些喜欢亲近自然的游客前来。
- 花甸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土地肥沃,是集安市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花甸镇还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花卉、草莓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镇内的乡村风光秀丽,田园气息浓厚,有一些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体验乡村生活。
- 头道镇: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是连接集安市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这里的商业贸易较为活跃,有多个集市和农贸市场,方便农产品的交易和流通。头道镇的工业也有一定基础,有一些小型工厂,涵盖食品加工、建材制造等行业。
- 清河镇:是集安市的经济强镇之一,产业多元化发展。清河镇是中国人参的重要产区之一,人参产业发达,拥有大型的人参交易市场,如清河澳洋野山参交易中心,是世界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此外,清河镇的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有一些与人参文化相关的旅游景点,以及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购物。
- 台上镇:地处山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林业和矿业是台上镇的重要产业,镇内有一些林场和矿山。同时,台上镇也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了一些旅游项目,如登山、采摘等,吸引游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