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3页)
红石砬子遗址
红石砬子遗址位于哈拉毛都镇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遗址分布在松花江支流岸边的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因地表裸露的红色岩石而得名。考古发掘中,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其中以“之”字纹陶器最具特色,陶器多为夹砂红陶,器型以罐、钵为主,表面的压印纹饰规整流畅,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成熟。
石器中,磨制的石斧、石铲数量较多,刃部锋利,可见当时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同时发现的细石器,如石镞、刮削器,则说明狩猎采集仍占一定比重。遗址中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的遗迹,以及集中的墓葬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配饰,表明当时已有初步的等级观念。红石砬子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松嫩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小庙子遗址
小庙子遗址位于八郎镇西南,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寺庙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砖瓦残片,其中兽面纹瓦当和勾头滴水保存较好,具有典型的辽代建筑风格。考古发现,遗址中心有一处大型夯土台基,推测为寺庙正殿的基础,台基周围出土了泥塑佛像残件,虽头部已失,但衣纹线条流畅,仍能看出高超的雕塑技艺。
遗址中还发现了多座陶窑,窑内残留着未烧完的砖瓦坯,说明当时寺庙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可能为就地烧制。据史料记载,此地曾是辽代长春州的附属寺院,因靠近塔虎城,兼具宗教活动与军事祭祀功能。小庙子遗址的发掘,为了解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民俗风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民俗风情,是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满族等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既保留着草原民族的豪迈质朴,又融入了农耕文化的细腻务实。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季举行,为期3至5天。“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军事演练,如今已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盛会。大会的核心活动是“男儿三艺”——摔跤、赛马、射箭。
摔跤比赛不分体重级别,参赛者身着“卓达格”(摔跤服),头戴铜钉头盔,腰系彩绸,出场时跳着“鹰步舞”,既显威武又表敬意。比赛采用单淘汰制,胜者会被授予“达尔罕”称号,受到全场欢呼。赛马项目分走马和奔马,参赛马匹多为本地培育的蒙古马,骑手多为少年,他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在赛道上疾驰,展现出娴熟的骑术。射箭比赛则考验选手的精准度,使用传统牛角弓,以射中靶心数量定胜负。
除了竞技项目,那达慕大会上还有蒙古族长调演唱、马头琴演奏等文艺表演。长调歌声悠扬高亢,旋律中蕴含着对草原、骏马的赞美;马头琴音色深沉,一曲《万马奔腾》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奔放。会场周围还设有手工艺品市场,售卖银器、皮画、刺绣等特色商品,游客可在此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气息。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族祭祀天地、神灵的场所,多由石块堆积而成,顶端插有柳枝和经幡。前郭尔罗斯境内有大小敖包百余座,其中查干湖畔的“查干敖包”历史最久,始建于清代,高约10米,周长30米,是当地蒙古族群众心中的圣地。
祭敖包活动通常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行,由萨满或喇嘛主持。祭祀前,人们会先清理敖包周围的杂物,添加新的石块,然后悬挂彩色经幡。祭祀时,众人顺时针绕敖包三圈,手持哈达和奶食品,向敖包敬献,同时默念祈福之语。随后,喇嘛诵经,萨满跳神,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祭祀结束后,人们会在敖包周围举行野餐,分享带来的食物,增进邻里情谊。
传统婚礼
蒙古族传统婚礼仪式繁复,充满民族特色,前后持续3天。婚礼前,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礼”,包括马匹、绸缎、奶制品等,女方则回赠新郎的衣帽和马鞍饰品。婚礼当天,新郎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红缨帽,骑着骏马,在亲友的簇拥下去女方家迎亲,途中要经过女方亲友的“刁难”——答对问题、唱歌敬酒,才能顺利接走新娘。
新娘身着“特日格”(蒙古袍),头戴“顾古冠”(银饰帽子),蒙着红盖头,由兄长抱上婚车。车队行至男方家附近时,新郎要骑马绕新娘的婚车三圈,以示守护。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要向长辈行“跪拜礼”,长辈则赠送祝福的哈达和礼金。婚宴上,必备手把肉和奶酒,宾客们会唱起祝酒歌,祝福新人幸福美满。
特色美食
前郭尔罗斯的美食,以草原风味和江湖渔鲜为特色,食材多取自本地的牛羊肉、淡水鱼和杂粮,烹饪方法古朴,注重原汁原味。
查干湖全鱼宴
查干湖盛产胖头鱼、鲤鱼、鲫鱼等数十种鱼类,全鱼宴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宴席。宴席以鱼为主料,采用炖、煮、炸、烤等多种做法,一桌可呈现20余道鱼菜。
“垮炖胖头鱼”是必尝之菜,选用10斤以上的胖头鱼,用东北大酱和姜片炖煮,汤汁浓郁,鱼肉鲜嫩,搭配玉米饼子蘸汤吃,风味十足。“生鱼片”则选新鲜鲤鱼,片成薄片,辅以辣椒油、蒜泥、香菜,口感爽滑,毫无腥味。“油炸湖虾”外酥里嫩,“鱼丸汤”清淡鲜美,“鱼籽酱”则是高蛋白的珍品,抹在馒头或面包上食用,咸香可口。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族待客的最高礼遇,选用当年的羯羊,带骨切成大块,放入清水锅中煮熟,不加任何调料,仅靠羊肉本身的鲜味取胜。食用时用手抓着吃,蘸着韭菜花酱或腐乳,肉质鲜嫩多汁,肥而不腻。煮肉的汤也不浪费,加入土豆、萝卜再煮,便是一碗鲜美的“肉汤菜”。
烤全羊
烤全羊是节庆或招待贵宾时的大菜,选用30斤左右的羔羊,处理干净后涂抹上盐、孜然、辣椒等调料,用铁架固定,在特制的馕坑中烤制3至4小时。烤好的全羊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上桌时由主人用刀割下第一块肉敬给客人,随后众人分而食之,配上奶茶和烤饼,尽显草原豪情。
奶食品
奶食品是蒙古族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奶豆腐”由牛奶发酵后熬制凝固而成,可直接食用,也可煎炒或泡奶茶;“奶皮子”是牛奶表面凝结的脂肪层,色泽金黄,口感香滑,是营养丰富的补品;“奶嚼口”则是酸奶上层的奶油,拌着炒米吃,酸甜可口,解腻开胃。
玉米碴子粥与粘豆包
受农耕文化影响,当地的杂粮美食也独具特色。玉米碴子粥用本地玉米磨成的碴子煮制,粘稠香甜,搭配咸菜便是一顿家常早餐。粘豆包则用黄米面包裹豆沙馅蒸制而成,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冬季常冻存起来,想吃时蒸热即可,是节庆时的传统食品。
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 夏季(6-8月):此时气候凉爽,查干湖碧波荡漾,草原绿意盎然,适合观赏自然风光,参加那达慕大会。
- 冬季(12-2月):查干湖冬捕是最大亮点,可亲眼目睹“冰湖腾鱼”的壮观景象,体验冰雪活动。
交通方式
- 外部交通:可乘火车或汽车到达松原市,再转乘中巴或出租车前往前郭尔罗斯县城,车程约30分钟。查干湖等主要景点有旅游专线车,每天多班次发车。
- 内部交通:县城内出租车起步价5元,乡镇间有中巴车往返;若想深度游览草原和湖区,建议租车自驾,方便灵活。
住宿选择
- 县城住宿:有多家星级酒店和连锁宾馆,设施完善,价格适中,适合注重舒适度的游客。
- 查干湖周边:有蒙古包度假村,可体验住蒙古包的感觉,夜晚能欣赏星空,部分度假村还提供烤全羊等特色餐饮。
- 乡镇民宿:如哈拉毛都镇、八郎镇等地有农家民宿,价格实惠,可品尝地道农家菜,感受乡村生活。
注意事项
- 尊重民俗:参加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时,需遵守当地习俗,未经允许不要随意拍照或触碰宗教物品。
- 饮食适应:蒙古族美食以牛羊肉为主,口味偏咸,肠胃敏感者可备些助消化的药物。
- 季节防护:夏季草原紫外线强,需做好防晒;冬季寒冷,要穿戴防风保暖的衣物。
- 环保出行:查干湖等自然保护区内禁止乱扔垃圾,珍惜生态环境。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片6980平方公里的土地,既有查干湖的浩渺、草原的辽阔,又有古城遗址的沧桑、民族文化的鲜活。从塔虎城的残垣断壁到妙因寺的晨钟暮鼓,从那达慕的竞技欢呼到冬捕的震天号子,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个民俗都传递着民族的精神。无论是追寻历史足迹,还是体验民俗风情,抑或只是为了一口鲜美的全鱼宴,这里都能给人带来独特而深刻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