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杜宾犬护驾,就是飒(第3页)

 

“完美。”韩蜀哼笑一声抬步走,头前开路。

 

“配合,配合你个头!”秦立桓哼一声跟上。

 

菁莪速度跑到杂木丛里取她的衣服,再跑到木兰陵墓前取木头盒子,没忘自包袱里撕下一块煎饼奉于将军墓前,

 

念念:“孝烈将军在上,食物虽粗陋,但吾心至诚,愿您将霸气借我一点,助我从此马到功成、一路坦途。您歇着,日后我再来看您!”

 

然后一路小跑,叮儿哐啷追上那俩人。

 

可不是得叮儿哐啷—— 背上有包袱,腰间有水囊,肘上有断齿钉耙,怀里有“骨灰盒”,现在肩上还多了根金箍棒。

 

偏偏前面的两位,还都是毛料青年装兜里插钢笔,一个挎着书包,一个拎着提包,拎提包的那位脸上还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拄着佛手杖。

 

您能想象那画面吗?

 

就像是两只大杜宾犬中间,挤了只又瘦又弱,毛发还打结了的小流浪狗似的。

 

哎呦,绝了!

 

反正菁莪是快破功了,觉得要是给这画面来个特写,那绝对能上热搜。

 

好在两位杜宾犬都比较有绅士风范,一个接走了她的包袱,一个接走了她的“骨灰盒”。

 

菁莪把水囊挂到金箍棒上,再扛到肩上,一荡一悠地走在了他们中间。

 

别说,有杜宾犬护驾,就是飒!

 

此处距离公社所在的镇子不过两三公里,公社是刚刚成立的,去年还叫乡公所。

 

说是镇子,但其实就是个略微规整一点的村子。

 

只不过,沿街的房屋由麦糠黄泥墙换成了土坯墙,从麦秸苫顶换成了小瓦子苫顶而已。

 

鲜少的几间刷了白灰的房子,便是公社、粮站、卫生所、商店、中小学等重要场所所在地。

 

时间还早,这些场所还都没开门。

 

在这个繁华地段的中间,有一个卖吃食的摊子,食客寥寥。

 

“一闻见这味儿,就知道是疙瘩汤。”离老远,秦立桓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