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盒盖一掀 上面是水泥牌位 下面是骨灰(第2页)

 

弯身垂头倒水,至前面那排时,他直起腰往后看了一眼。

 

菁莪同他对视,笑了笑。因着这笑,他持壶的手一抖,热水差点浇到外头,再次发挥口才特长,对乘客说:“凤凰点头,顺顺溜溜—— 您小心烫。”

 

乘客连声道谢。

 

“三位小同志都没带水杯?”快速将三人看了一遍,他问。

 

秦立桓说:“谢谢同志,我们刚上车不久,不渴。”

 

“哦,商城上来的。到哪儿下?”

 

“蚌市。”

 

“夜里十一点到站,天快黑了,看好行李,注意安全。同志们,热水来了,茶缸茶杯准备好——”他走向后面的乘客。

 

十一点,菁莪在迷糊中被两人摇醒,到站了。

 

蚌市车站不小,六七条股道并列,却只有中间一个站台。

 

几人乘坐的车辆在最外侧的股道停车,没有横向引导通道,乘客在轨基上下车后,需得走过碎石、横跨铁轨,方能到达站台。

这时期的火车到站停车时都要检查检修,为方便工作,车厢都会高出地面很多,所以光车梯就有三级台阶。

 

最后一级下来是路基坡道,更高,个子矮小的人须得试探两下才敢迈脚。

 

刚刚那位热心的中年乘务站到了路基上,手电夹在肩颈处,空出右手,看哪位乘客的行李较大便帮忙拎一下,等菁莪下到最后一级台阶时,出手托了一下她的胳膊。

 

“谢谢大叔!”菁莪说。

 

“哎,当心。”他说。

 

音调不高,尾音处的颤抖不易被人察觉。却是随后就用手拿起手电,帮他们照着,直到几人跨过铁轨上了站台。

 

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个人已经和别人交了班,待火车门合上后,他收了手电,走捷径出了车站,悄悄跟在了他们后头。

 

-

 

“蚌市是个因铁路而起的城市,知道吧?”出了车站,秦立桓说。

 

“知道,火车拉来的城市嘛不是?早年剖蚌取珠,津浦铁路开通后迅速发展,现在是千里江淮上的工业明珠。”完了反问他:“真当我小学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