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人脑和算盘大战

菁莪说:“大筐11个,中筐24个,小筐30个,大筐两毛五,中筐一毛五,小筐八分,共计八块七毛五。这位大哥姓袁,家是小袁庄的,开条子吧。”

 

“你数清了算准了?”登记员松开抓扯袁大哥的手。

 

“数清了,算准了。”菁莪说。

 

“我也数了,也算了,错不了。”秦立桓帮腔。

 

登记员下意识动笔,写了两个字猛然意识到被人牵着鼻子走了,抬头瞪他们一眼,拿起挂在后腰上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通打,完了又瞪两人一眼,开了条子。

 

送袁大哥走,菁莪留下了。

 

午后两点,现场工作的人才吃午饭。

 

所有人都是用自带的饭盒或饭缸打饭,然后三五成群凑成一堆,就地一坐,边说话边吃。

 

韩蜀、秦立桓,和那位谭教授一起。

 

午饭是每人三个死眉瞪眼的杂面窝头、一小块苤蓝咸菜,以及一碗用扫帚菜叶子和什么面粉熬的菜糊糊粥。

 

菁莪估计是把扫帚菜扔进加了盐的水里煮煮,然后勾上杂面糊而成,没有油水,还烧糊了,离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混合了酸涩和糊香的青草味。

 

想起后世那一桶一桶的餐厨垃圾,和一些人面对“光盘行动”时不以为然的样子,心下一阵赧然。人呐,总是要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前人的不易。

 

掏出从饭铺带来的两个玉米面饼子,一个给了那位谭教授,另一个一掰两半给了韩蜀和秦立桓。

 

“你不吃?”韩蜀问。

 

“来前吃过了,不饿。”

 

“你就是小韩说的那个会心算的小朋友?”谭教授把饼子推回来,用命令的口吻说,“吃掉它,年轻人饿得快。”

 

“您吃,我是吃饱了来的,一点不饿,真的。”菁莪不由分说,直接把饼子搁进他饭碗里。

 

饱学的先生啊,看这大半头的白发,少说也有五十岁,却端着一碗黑乎乎叫不上名字的糊粥,把一个黄面饼子推来让去。

 

韩蜀和秦立桓也是,青春的大小伙子,脑力和体力同时消耗,这点饭,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