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草纸一抓 拉上菁莪就走(第2页)
韩蜀和秦立桓边看边点头,“像串并联混合电路图。”
“有点像,那再在?”
秦立桓说:“那就不仅能优化工序衔接,还能减少无效时间。”
“如果再把物料、人力,甚至所花费用也汇总到这张图上呢?”
韩蜀说:“那就能让所有资源一起达到最优配置。”
“能不能实现?”菁莪问他们。
“肯定能啊!”秦立桓胳膊一扛菁莪,大笑出声:“厉害啊,小乞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没谁了!”
韩蜀把草纸一抓,拉上菁莪就走。
“干什么去?”
“找谭教授。”
“干什么?”
“你可能发现了一项新的数学知识在工程上的应用。”
“啊?”
“啊什么?快走!”秦立桓拉住了她的另一条胳膊。
逄营和老班长一起迷瞪:刚刚只听见三人拿着纸笔叽叽咕咕、比比划划,一会儿说烧水泡茶,一会儿说这个优化那个优化,什么都没听懂呢,怎么说走就走了?
老班长连忙站起身,跟逄营使眼色。
逄营哎哎哎喊着,将人拦住:“干什么去?”
“找谭教授做实验。”
“实验?实验什么?”
韩蜀说:“小鱼想到了一个将数学应用到施工管理上的图表,需要找一个案例来做实验。”
“案例?你那意思是回去盖栋房子或者架一座桥?”逄营疑问。
秦立桓说:“那倒不用,虚构一个工程,再根据以往的经验拿出一些数据,做出图表就行了。”
逄营有点听明白了,说:“你们的意思是,我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你们通过我的问题有了新发现,然后扔下我跑了,是这意思吧?”
菁莪说:“没扔,扔人不礼貌。等我们把图研究出来,再回来运用到工程上。”
逄营一听这话哼唧笑出半声,“这儿不能研究?虚构出来的工程能和实际工程比?
还以往的经验数据?!你问他俩知道多少经验数据,他俩是亲手浇灌过混凝土,还是亲手抬过枕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