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原来不是跟我要饭钱啊(第3页)

 

当即拍板道:“材料、样式、大小,一样编一个。现在能不能开始?可以的话先编两个出来我带走。”

 

“行!”袁老爹当即吩咐儿子去挑拣合适的材料。

 

到此,菁莪才知道袁大哥大名叫袁大方。

 

爷俩一起动手编,袁大婶负责递材料,那边一伸手,那边就知道需要什么,一家三口配合默契。

 

两个来小时,两个帽子现了雏形,接上帽檐,用篾条缠边。袁老爹的手艺明显的比他儿子的好了很多。

 

袁大婶接过去,用竹篾勾勾缠缠,按照编草席的样子,打了个四方连续图案的帽衬。

 

菁莪伸手进去试了试,韧性相当好。

 

大婶说:“要是还嫌硌头皮,就再在里面加一层衬布,就是这大小……”

 

大小需要用帽箍调节。

 

用什么东西做帽箍?

 

没有塑料,只能用布条。

 

布条去哪里找?菁莪看自己袖口和裤角,才穿了一个月的新衣裳,不舍得毁坏,沉吟片刻,伸手向逄营,“有手绢没?”

 

逄营不明所以,还是欠身掏了手绢给她。酱色方格的,叠得挺方正。

 

菁莪接过,心想大老爷们儿还挺讲究。

 

拿过剪子刺啦给绞成了两半,对折再对折,递给袁大婶,“沿里圈缝上,留活扣,自己根据头围调整大小,

 

又伸手向逄营,“鞋带子给我——”

 

大功告成!

 

袁老爹说:“一个红荆条,一个棉槐条,结实得很,日晒雨淋都不怕!”

 

逄营拿起来往墙上磕,墙皮磕下来一块,帽子只蹭上一点土。戴头上,用拳头擂,嘿,手疼了,头不疼!

 

“用棍子抡也不疼!”袁大方说,说到半截憨声笑,“戴俺头上,你抡。”

 

随后说菁莪:“小兄弟,这帽子是你想出来的?脑瓜挺好使嘞——”胳膊一抬就要圈上菁莪的肩颈。

 

逄营眼疾手快,将他的胳膊挡住。再圈,再挡。

 

袁大方接着憨笑:“小兄弟灵巧,俺就想搂搂。”

 

菁莪向外错开一步—— 搂搂?搂你个大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