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糙汉如逄营 也有细腻的时候(第3页)

 

菁莪想笑,心说,糙汉如逄营,也有细腻的时候,真不容易。

 

距离营地还有两百米,就看到了跳动的火焰,不用说,一准是川子鱼获回来了,在烤吃的。

 

跟游牧民似的,“烤”是他食用鱼获的主要途径。

 

小木棍串起,鱼、虾,甚至河蟹都能烤。

 

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香味儿能随风肆虐二里地。

 

但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尤其河蟹,现在还不到吃蟹的季节,瘦,把舌头尖嘬破,也咂不到一口肉。

 

嗦了一根泥鳅一只河蟹,菁莪回屋,铺开信纸给韩蜀和秦立桓写回信,内容自然是有关藤盔的事。

 

那二位自打回校后,已经寄过两次信了,

 

随信还有包裹,包裹里不仅有书和饼干糖块,竟然还有一块很素雅的灰绿色方格竹布。

 

说是帮她用银圆兑现金时,人给的钱不够,就顺手饶了一块布。

 

这年头,棉花和粮食一样短缺,都属管控物资,哪里能顺手弄到那么大一块布?撒谎都撒不圆。

 

真把她当成乞丐小妹了。

 

*

 

逄春也回了住处,未进门就看到了窗户里的人影—— 老班长。

 

老班长今日的情绪明显很高,给自己倒了一缸子水,坐在桌边翘了二郎腿轻声唱,独臂敲着桌面打节拍。

 

高兴的原因,除了帮菁莪弄到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外,还有就是,他找到周大生两口子说的那个大车店的老板了。

 

牵骆驼赶路的夫妻不多,那老板又帮他们烘烤过衣服,还拿大木盆打热水给那个男童泡过澡,所以记忆比较深刻。

 

据他说,那对夫妻是苏省人,在西安公干,具体干什么不知道,但一看就知道是很有学问的人。

 

因家中亲人去世而回乡,返回时,战局严峻,四处跟炸锅了似的,车站码头壅塞的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