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陋室苦读(第2页)

 

数学不像文学和艺术,需要从小熏陶,需要足够的资金买书买乐器买颜料买纸笔;也不像生化物理需要各种设备原料仪器做实验。

 

它是一门可以通过有限的资源展现才能的科学,只要有天赋、有思维、有刻苦的精神就够了。

 

你想想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多少数学天才出自贫穷人家?”

 

“有道理,确实是。”白母再一次点头,划火柴将纸点燃扔进痰盂,又倒了一杯水进去。“她会不会因为韩蜀和秦立桓在这里,而报考这个城市的学校?”

 

“不知道,但可能性比较大,能来当然好,你让囡囡和小秦聊聊这方面的问题。

 

小秦将来可能是要留校的嘛,有个照应在还不好?

 

不来也不要紧,去京城顶尖一流大学更好,有助于咱们把网扩大。

 

关键是囡囡,你看好她,别掉链子。”

“明白。”白母郑重点头。

 

这番谈话,除了当事人,没人知晓。

 

*

 

菁莪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复习阶段,考虑自己的学习节奏同其他同学不一致,她以受伤为由,向学校请了假。要在家自学。

 

郝校长和班主任刘老师,本就因为那天留她太晚,导致她在回去的路上出了事而自责,很痛快地应了。

 

郝校长和她住同一个院子,有什么习题或资料,会在下班时直接给她捎回来,同时顺带帮她解决一些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菁莪当过卷王,经历过无数场考试,自学起来不要太容易,只需要郝校长就时事及政策性、方向性的问题,给把把关就可以了。

 

考前二十日填报志愿,报志愿前一天,菁莪收到了韩蜀发来的电报。没错,电报。上午发,半下午不到她就收到了。

 

报文是:切勿报考京沪两地,优选南市和西安,次选其他省会城市。详由面谈。切切。

 

菁莪猜不透报文背后的缘由,但她本来也没打算去到前沿地带,大风来袭,越在前头,风险越大。

 

于是,五个志愿,南市报了南大和工学院,西安报了交大和秦立桓父母所在的西北大学,另一个报了东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