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活体大草履虫&九头虫(第2页)
后来,队里吃大锅饭,让把粮都交到公中,周大生和我商量交多少,我说都交上吧,他交了三百多斤,是全村交粮交的最多的,不知道是不是全交上去了。不过,我没在家里看到他们存粮。”
菁莪哼了一声,心想:
全交上去?怎么可能全交上去?!就继父家穷成那样的,继奶奶在交粮时都偷偷在枕头芯里藏了谷子。
三百多斤?怎么可能只有三百多斤?!
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可比继父那边高多了,那边是两年三季,这边是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大豆。
而且,因为豌豆适应碱地,也能改善土壤结构,所以当地的小麦和豌豆混播,秋天播下,地里睡一冬,开春绿了地,整个生长期基本是风调雨顺。
大豆在生长期内要历经伏汛,会稍差一些。如果连续下雨七八天,大水漫出河床,就会淹没刚出苗的豆地,秧苗就要遭殃。
但是也还好,可以改种荞麦。荞麦生长期短,春天秋天都能种,而且特别适宜间种和套种。
所以,即便农业技术水平有限,但到底还是淮河平原,一亩地,一季小麦加豌豆怎么也能收二百斤,大豆加荞麦又能再收二百多斤。
四五百斤粮,拿出二百斤交公粮,再拿出三十斤照顾孤寡,一亩地一年至少还能剩下二百斤。
二百斤,二十亩地,一年就是四千斤。七年,那就是七个四千斤。
近三万斤粮,他们一家三口吃喝完之后,只剩了三百多斤?
老班长又叹了口气,这中间的账他当然算过,但这些年,他的心思全用在找人和查访旧事上,没关注也没留心过家里的事。
其实关注也白搭,他一个残疾人种不了地,也不能直接跟周家要钱要粮,一要,就成了收租子了,性质就变了,麻烦就大了。
而周大生两口子又从来都不提这茬,就这么糊涂着,名义上是两家人当一家人过。
但实际上,老班长一月俩月才回来一趟。家就成了他们的家,地就成了他们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