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篮子癞蛤蟆(第3页)

 

能和秦立桓成了当然好,但有一个兄妹关系的帽子在头上扣着,秦立桓说不好就会为了避嫌而故意疏远自己。能成的可能性不大。

 

还不如不认,不认的话,秦立桓多少都会感激爹娘当年的照顾,自家又被他们撵出来了,说不好还会觉得愧疚。

 

感激和愧疚最好利用,不远不近的关系也最好利用,自己不用费多大的劲就能抓住秦立桓。抓住他,比稳住爹娘有用多了。

 

愣了两下神,打定好主意,她甜甜地笑着对菁莪说:“不知道几斤,我没称,你留下吃吧,家里剩的不多了,不过还有,吃完了我再送。”

 

说得大方厚道、情真意切。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

 

菁莪不接篮子,也不接她的话,喊住瞧热闹跑得最快的富贵媳妇说:“大娘,我家没称,你家有没有?麻烦帮忙约一下。”

 

“有有有,你等着。”富贵媳妇不仅爱瞧热闹,还很热心,快跑回家去拿秤。

 

“不用称,你留着吃。”小棉又把篮子往菁莪面前递一次。

 

“不着急,很快。”菁莪说,转头让韩蜀把石灰浆端过来,再找把刷子。

 

韩蜀不明其意,但照做,刷子没有,拿根棍子绑上块破布,权且用之。

 

菁莪接过,走到大门外的院墙边,看瞧热闹的人都到近前了,大声问小棉:“你拿麦子来,你爹娘知道?”

 

小棉说当然知道。

 

这年月粮食珍贵如黄金,谁家的孩子要敢一声不吭拿一篮子麦子出去,不被爹娘打折腿,也得被邻居吐口水,更何况她一个领养来的,哪敢说自己自作主张?

 

“知道就好。”菁莪说,蘸了石灰水在墙上写字:“今收到周大生自愿归还小麦——”艺术字,相当醒目。

 

小棉刚刚展示性的笑,还原封不动地挂在脸上,此刻尴尬地僵住了,费了好大劲才把脸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