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齿轮花开两朵

他们研究所归属农科院怎么了?谁说将来就没可能被划分到机械工业部呢?

 

网早就布好了,就等着人来投。

 

今天骑自行车摔跤就是个契机。

 

--

 

“菁菁你还点头,你听得懂吗?颜大哥你不用给她讲,讲了她也听不懂。”秦立桓在桌子那端发话。

 

“谁说我听不懂?数理是一家好不好?我都跑去物理系听过多少次课了。”菁莪顶一句嘴,转过头来接着把话题往下引:

 

“下坡制动问题解决了,那上坡的问题呢?为什么不通过增大传动比,来降低蹬车频率,从而降低体能消耗?”

 

“你是说自行车变速器?那个东西国外有,咱们自己还不能生产。”颜仲舜叹口气,十分遗憾地摇头。

 

现在国外对我们实行封锁,别说先进技术,就连普通工业都被卡着脖子。

 

没有技术交流,工程师们只能呕心沥血闭门造车。很难。

 

菁莪沉吟着吃了两个饺子,接着说:“通过拨动链条,来改变前后齿轮大小配合,从而实现变速?“

 

颜仲舜点头:“对,目前最先进的变速装置,核心是涡卷弹簧和拉链式滑轮杆,两者配合,调节滑轮笼长度实现变速。原理听起来不复杂,但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材料是关键。”

 

“弹簧?那不是很容易变形?”

 

“是,所以说材料是关键,需要韧性很强的钢材。

 

另外,你想,自行车和汽车火车不一样,汽车火车的变速器是包裹起来的,自行车的却是裸露在外,泥沙之类的侵入,很容易就会被损坏。

 

因此即使制作出来,成本高不说,使用意义也不大。”

 

菁莪当然知道这种拉链式滑杆机构意义不大,要不然,后期也不会出现内变速花鼓。

 

那玩意儿是那位传动巨头,一两年后推出的。

 

那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是以行星齿轮为变速机构,并将其封闭起来的内变速系统。

 

就是通过这一创新,让他建立了技术自信,从而申请了一项又一项专利,一步步占据了全球的七成市场份额。

 

我们一个自行车大国,在这方面却只能仰他鼻息,用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