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孺子可教(第2页)

 

秦立桓:我说要了吗?我没说啊。

 

菁莪把玉碗收进箱子锁好,刚出去喝了两口水,老班长又把他们兄妹叫到了一旁,先说了会儿他们父母的事,又咬牙切齿把何楚生一顿骂,想埋怨虞竹影几句有眼无珠,挣扎半天却说不出口—— 那是俩孩子的亲姑姑,也是他藏在心底的深爱啊。

 

看他垂头叹息,一脸的愤恨苦楚,菁莪和秦立桓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相互看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相顾无言须臾,菁莪突然说:“爹,您弄点木料,把西安爸妈家里的书夹到中间,运到乡下咱们家去。

 

到家后,把木料钉成箱柜,把家里的粮食,给你自己和川子逄大哥杨姐姐留够半年吃的,剩下的装箱柜运到这里来,对外就说是给我的嫁妆。

 

然后把爸妈的书放进炕里,撒上明矾、樟脑,用砖和水泥封死。”

 

老班长边听边思索,越思索越糊涂:不就是几箱子书?找找在火车货运站工作的朋友,装上火车拉过来,到站后借辆骡车运家走,往床底下桌子底下一摞不就完了?至于遮遮掩掩费这洋劲?

还当嫁妆?嫁妆该有橱有柜有床有凳,讲究的人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光弄几个箱柜算怎么回事?

 

看向秦立桓寻求答案。

 

秦立桓想起了韩蜀提醒他的“小鱼说什么都很准,你最好听”的话,主动帮腔说:“爹,我爸妈存的书量很大,里头有一些珍本,还有几件古董。”

 

老班长一听就懂了,立刻说:“原来是这样,行,我安排!不麻烦,找几个大木箱把东西运上火车,到站后和木料一起运家走。

 

正想要给你打几件嫁妆,多打几个箱笼就是了,到时候把粮食一装运出来。也不用找外人,让逄春安排几个人就能办。”

 

“那就辛苦爹了。东厢两个大炕装不满的话,就分割开,预留出来一部分,以后还要再放东西。

 

还有一件事,去年我答应了村里的大娘婶子要帮嫁接枣树,现在看来恐怕是没时间回去了,爹你看看能不能找一个果木方面的技术员,帮他们一下。哦,开春雨水能跟上的话就嫁接,雨水跟不上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