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四封举报信

地契所载土地,第一块就是老厨房小院儿,但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地基往后侧和右侧各扩出去了十米。

 

如此一来,东西方向就有了差不多22米,南北方向有26米,八分半地了,足够盖一处宅子了。

 

第二块与第一块紧邻,面积也相当,这地方就在戏台筑一点儿没有。

 

第三块就是邵华说的那个,在后花园,那里稍显偏僻,房管部门给多划出了一分。

 

兄妹俩和老班长,一人一块。

 

除此外还给了三千块钱的建房费。

 

很不错了。

 

知足常乐。

 

至少将来宅基地比房子值钱,给三块宅基地,远比给几间房子强。

 

最主要的是,改成纪念馆后,那幢美丽的建筑应该是可以保住了。

 

另外,因为写了捐赠书,等于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兄妹两人没有老宅地契的问题,将来若有机会拿回房产,也有据可依了。

 

人生如棋局嘛,就是要走一步看三步的。

 

钱和新地契,老班长说什么都不要,兄妹俩给他,他又给塞了回来。

 

随后,秦立桓和韩蜀带着韩铭和川子去了一趟老宅,把老厨房扒了,用扒下来的土,把那口老井填了—— 邵华的建议对,无论里面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现在都不是好奇的时候,更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接着,秦立桓请老班长找当地的泥瓦匠,在原老厨房的地基上盖三间粗朴的房子。以后每年清明去扫墓,兄妹俩也算有了个简单的住处。

 

这期间,邵华帮他们联系的几样老物件儿也拿到了,有床、有书柜、有书桌、有条案,还有几个瓶子罐子,用钱了,但不多。不知道费了他多大的精神。

 

秦立桓两次去找他表达感谢,都被告知他出差了。

 

菁莪又碰见他,是在秦家父母家。

 

家门口遣退护送了她一路的大鹅仪仗队,一够头,看见邵华正坐在院中小方桌前啃西瓜。

 

“邵科长怎么在?找我的?有事?”菁莪一连三问。

 

“再到这里来,不要每次都在固定时间。”邵华放下西瓜擦擦手,所答非所问。

 

菁莪知道他的意思是谨防被人摸到生活规律,可她的时间安排,要随着课程安排走,有些课能旷有些课不能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