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被借调(第2页)
“不知道。”
“去多长时间?”
“不知道。”
“啊呦——”老太太惊呼一声。
“哪天走?”
“后天一早。”
“啊哟!”老太太又惊呼一声,扑通落在了沙发上。
当年,大儿子因为要匆匆上战场,连娶亲程序都没走完,便两根红烛和媳妇入了洞房。
到了小儿子这里,她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想着即便再困难再俭省,也要把该走的程序都走完,如今万事俱备,就差好日子了,怎么又办不成了呢?
老太太没文化,但知道哪头重哪头轻,多少次送丈夫和儿子一同上前线,她担心到崩溃,面上却连眉毛都不眨,可就是觉得对不住儿媳。
当年对不住大儿媳,如今又要对不住小儿媳。
“妈——”大嫂在她身边坐下,搂住她的肩。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兜头把菁莪砸了个意识模糊,身体不自觉晃了一下,被韩蜀握住的手也不自觉攥紧,指尖冰凉。
“小鱼——”
“菁菁——”
韩蜀和秦立桓同时叫她。
“我没事。”菁莪把手指动了动说。
她也知道哪头重哪头轻,一声召唤起征途,是所有人的义务,尤其这个年代,那不仅是义务,还是荣光。
前段时间,她曾看见,校园内贴满了毕业生用大红纸头写的决心书:“坚决听从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家。”“不怕苦,不怕远,祖国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坚决服从祖国需要,党和国家培养我读书成才,是报效的时候了!”等等。
每幢宿舍楼的外墙、食堂大楼的外墙,都被贴满了,学校成了红色的海洋。
有人已经写了一份,看别人写的决心更大,就在别人的决心书上再签上自己的大名;还有人干脆再写一份,贴到更显眼的地方。
有人问,是真心的吗?回答:是真心的,或者说绝大部分是真心的。
菁莪问过韩蜀和秦立桓写了吗,答曰,写了。也是真心的。
只不过他们二人此刻的心境都有些矛盾,尤其韩蜀,一边是义务是荣光是志向,另一边是对爱人的歉意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