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购物(第2页)
钱夹被夺,菁莪转而从提包的内兜里,摸出几张十元大钞和一把特供券。
刚领的工资,哦不,补助,还没存。
特供券是秦父秦母及那些老先生们给的,老先生们个个无欲无求,有吃有喝能搞研究就很满足。
岛上的吃食相对丰富,他们用不上这个,为了“奴役”菁莪干活,就用这些东西哄她。
“照券买,券上有什么要什么,有多少要多少。”菁莪对售货员说,
原本打算给小家伙买个金锁或者金手镯的,路上一想,自己买,大嫂就得买,给这个孩子买,就也得给那个孩子买。
自己能承受,大嫂可不行。
韩晋是副军级少将,月工资二百五十来块,大嫂没有工作,他们养了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要上学,人情往来又多,这两年物资匮乏,物价上涨,团级以上干部的日常供应又减半,生活水平也就那样。
菁莪不一样,她领着和秦父秦母一样高的工资,却找不着花钱的地方:
吃饭,老爷子老太太不让她出钱,秦父秦母也不让她出钱;
穿衣日用,韩蜀给她买,哥哥给她买,秦母给她买,韩湘给她买,老太太和大嫂也给她买,老班长不给她买,但给她钱,每一次来都给。
除此外,老太太和秦妈妈还经常给她塞钱,比如坐车要花一毛五,老太太和秦妈妈会塞给她十块。但实际上,车票都不是她自己买。
兜里的钱只进不出。
想一想,上次花钱,好像还是两个月前买冰棍。都快成抠门精了。
主要她平时也没时间到这种地方来,不若趁这个机会多买一点。
票券花完再到那些老先生们身上去薅就是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对吧?
再说了,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作用的,自己这边若一直没需求,老先生们那边慢慢也就没有供给了。这可不好。
只有供给和需求都旺盛,市场才活跃嘛。
是这道理吧?哈哈。
大嫂拽她衣袖,“别财大气粗、大大咧咧的。”
菁莪指指冬子:五步之内有保镖,怕什么?
“同志,这种酒卖完了。”售货员从票券里捡出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