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惦记的不是本子 而是人(第3页)
“我记着呢妈。”
都没想到,马航惦记的不是本子,而是,人。
-
次日,四点刚过,他就出来找菁莪了。
和人打听了才知道,出了他们那排房子,往南穿过一片竹林,还有一排房子。
看他靠近,警卫抬手示意他站住并出示证件。
这名警卫就是昨天去码头接他的那个。
不认识他吗?
认识。认识也要查。认证不认人。
查完了还不让进屋—— 有规定,非本组人员不得入内。
还好,菁莪和邱老、秦父等人正在竹林边闲谈。
或站或坐,或抽烟或喝茶,还有猫腰找竹笋的。
其实也不是闲谈,是谭教授来了。
大桥主体方案通过之后,他带着设计组进驻了大桥建设指挥部。
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现阶段材料更是供应不上,工程进展不快,且只能在摸索中进行。
许多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都在现场制定。
设计与施工同步。施工过程就是创造过程。
谭教授不忙时会到岛上来,来了后,找老朋友叙话吃饭,给菁莪当老师;
有问题也到岛上来,找老朋友讨论:和数学教授讨论算法思路和几何构思,和生物学教授讨论仿生理论,和材料学教授探讨建材性能……
惬意得嘞—— 俨然把这儿当成了他娘家。
他今天来,有两大项议题,
一是商谈在孵化中心成立计算组,他已经向指挥部建议,把有关大桥计算的工作放到这里。
这项工作原定是要依靠科学院数学所的,但眼前有个孵化中心,中心里有菁莪、有邱老,何必舍近求远?
二是找菁莪问问,有关用新方法解决应力场计算问题琢磨出眉目了没。如果有了眉目,那在这里成立计算组的事立马就能落实。
菁莪笑了,这是她先前通过韩蜀抛出去的饵,没想到实现了一饵双钓。可喜可贺。
眉目,她当然有,不仅眉目,口鼻也有。信笔一挥,就能出蓝图。